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2)

来源:皮书说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3-03-07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阿里研究院、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无锡共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报告基于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对2020年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从国家、省级地区和重点城市等三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数据验证分析。国家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数据验证结果分析显示:中国可持续发展状况继续稳步得到改善,2015~202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逐年稳定提升的状态,经济实力明显跃升,社会民生切实改善,资源环境状况总体提升,消耗排放控制成效显著,治理保护效果逐渐凸显。

  1.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环境、消耗排放、治理保护五大方面均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

  在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蓝皮书全面系统地对2020年中国国家、省级地区及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排名。研究表明:从全国来看,2015~2020年,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总体发展水平不断优化,经济实力明显跃升,社会民生切实改善,资源环境状况总体提升明显,治理保护效果逐渐凸显。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可持续发展依然显示出较强韧性,但整体来看我国在资源环境和治理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短板,需要进一步提高治理水平。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15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2020年,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环境、消耗排放、治理保护五大方面均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从数据来看,2020年总指标值为83.5,较2015年的58.8增长了42.0%。从增速来看,除2017年受“资源环境”一级指标下滑影响而增速放缓外,其余几年总指标增速均保持在7%以上,2019年增速最快,达8.7%,2020年较2019年增长7.7%。

  经济实力明显跃升。“经济发展”指标值从2015年的60.4提升至2020年的83.0。2020年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GDP增速有所放缓,但受益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开放发展三方面较明显的提升,2020年经济发展指标值仍达到新峰值。

  社会民生切实改善。2015~2020年,“社会民生”指标从53.3增长至88.5,年均增速为13%以上,民生福祉明显增进,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值得关注的是,“社会民生”的二级指标“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增长优势突出,指标值在6年内实现了翻倍,各年增长率均值在16%以上。

  资源环境状况总体提升。“资源环境”2017年出现负增长,其余年份均较上一年表现为正增长,指标值由2015年的60.3增长至2020年的81.3,年增幅均值达6.9%。从“资源环境”包含的二级指标来看,“水环境”与“大气环境”2017年后逐年上升,但“国土资源”指标总体波动下降。

  消耗排放控制成效显著。“消耗排放”指标值从2015年的53.3增长至2020年的88.3,年均增幅在13%以上,但近几年的增速较2016年有所放缓。总体上,消耗排放逐年得到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但消耗排放的控制力度仍亟待加强。

  治理保护效果逐渐凸显。“治理保护”一级指标呈现波动上升,2020年指标值为77.1,较2015年的65.3增长了11.8,年均增速不到4%。治理保护情况总体有比较明显的提升,随着污染防治力度的加大,治理保护效果将进一步凸显。在“治理保护”的二级指标中,“固体废物处理”指标在2015~2019年持续下降,但在2020年有所上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值则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在控制“碳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方面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进一步下降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了18.8%,比2005年降低了48.4%,超过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2.适应智能经济发展教育部门和政府应做好准备

  蓝皮书指出,智能经济发展削减旧岗位和创造新岗位的速度同样惊人。但它削减的更多是低技能岗位,创造的更多是有较高技能的岗位。我们必须为此做好准备。因此,向教育部门和政府就政策制定提些建议。

  (一)关于教育

  1. 发展现代化教育

  有教育学家认为,现代化教育,就是要培养年轻一代具有知识型的经济、社会生存能力与创造能力。面对扑面而来的智能经济和可能出现的就业替代,当前,要特别注重加强培养受教育者的三种能力,即创造力、可迁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为此,在教育目的、方向、方法、内容和条件上,我国的教育还有很多扬长补短的工作要做。

  2. 提升教育自身的能力

  目前在欧、美、澳等西方国家,人工智能教育已进入了小学课堂。我国在此方面已有所落后,有些省份也很重视,但从义务教育到大学阶段,普遍存在缺专业、缺师资、缺教材、缺课程、缺课时的状况。目前特别是要把教材、师资培养这两个关键环节抓住,并把工作落实到课时上。

  3. 重点培养急需和适用型人才

  调整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面对市场需要和产业、企业升级需要,制定长远而又精细的人才培养规划。要首先解决好智能经济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在日常教育中,要把批判性思维、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作为育人的着力点,把提高科技素养、创造意识和全球性合作精神作为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

  有一种理论认为,教育的重点是“学习有生活价值的东西”,平衡了解性知识、理解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的关系,把教育的重心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向培养“智慧型人才”。因而要提倡有效学习,及时更新学科,构建新交叉学科,注重为学生提供人机交互、人机融合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场景。

  4. 注重培养“可迁移能力”

  可以把它归纳为五种能力:一是探索能力,能通过调研证明自己观点;二是洞察能力,能分析判断事物的本质;三是连接能力,有与人合作的组织协调能力;四是说服能力,有表达沟通和共情能力;五是制定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能力。

  世界银行分析过一些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所公布的条件,其结论是,具有较好社会认知和行为技能的职工,即善于沟通、合作的工人,更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且不易被机器人替代。

  5. 建立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机制

  一是建设能不断培养创造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热忱的教育体系。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使创新、探索精神在社会各个层面都得到尊重的社会文化。三是教育系统、地方及企业应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养和企业员工在职培训,提高就业质量,提升持续学习与企业技术进步的协调性,稳定社会就业预期。

  (二)关于政府政策

  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给我们带来了新发展机遇,并提供了强大的增长动能,也为就业在内的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创造了条件。对于新技术、新经济发展带来的就业替代问题,应保持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清醒判断发展趋势并及时进行政策调节。麦肯锡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提到,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大有作为,其施政重点主要应从经济增长、劳动力的充分流动、培训、就业帮助等四个方面发力。

  (1)高度重视智能经济可能对弱势群体、低技能劳动力带来的影响和压力,牢固树立党中央倡导的科技向善和就业优先的理念,坚持以劳动者为就业主体的增长模式。运用制度、政策手段,积极开发包容性强的就业领域,始终保持就业大局稳定和人才、劳动力要素市场的顺畅流动。

  (2)制定规划时,应使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生活水平改善、人口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基本协调。在编制就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技术进步特别是智能经济发展趋势,逐步从偏重扩大就业总量规模转向就业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同步。

  (3)积极引导社会创新活动做到“三箭齐发”。一是在农业、具有标准化流程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等领域,创造更多能代替人劳动的机器,把人从繁重、复杂、烦琐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二是创造更多可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就业机会,使这些就业岗位职业化、专业化、组织化,使劳动者有尊严,能实现职业的纵向流动;三是促进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互联,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通过人机融合,创造更多的有效需求和更加丰富、充裕的供给。

  (4)促进教育改革,增加教育投入,支持教育部门发展面向未来的教育。把教育的着力点真正放到提高人的基本技能、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和提高人力资本价值上。持续促进教育公平,破除阻滞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之间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的障碍,建设终身学习社会。

  (5)引导企业在推进智能化改造时,制订好职工技能提升计划和岗位转移方案,避免个别企业大幅度裁员,落实社会支持计划,减少社会震动。

  (6)支持“零工经济”健康发展,增加就业弹性,加强对各类数字化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障,避免职业伤害。

  (7)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推进政府监管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促进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减员增效。

  3.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合作成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中的重要平台

  蓝皮书指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合作成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中的重要平台。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合作已成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中的重要平台。

  这首先体现于中央制定并下发地方政府的“双碳”目标具体解读和执行方案中。2021年9月2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一带一路”绿色合作的重要性,希望能够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助力“双碳”目标的达成。相关做法包括: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绿色转型;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大力推动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深化与各国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我国新能源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走出去”。

  2021年10月24日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并制定了详细的行动方案,既继承了此前气候南南合作的三项措施,又根据“双碳”目标提出了新的建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提高境外项目环境可持续性,打造绿色、包容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扩大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出口。发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合作平台作用,推动实施《“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和“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同时,在全球层面上,中国积极发出号召。2022年6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的重要讲话,强调推动构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高质量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发展新时代。在这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把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加大对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的投入,支持开展全球发展倡议合作,希望能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全球治理中。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202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

一、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

二、 中国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

三、 中国101座大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验证分析

四、 对策建议

Ⅱ 分报告

2. 中国国家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验证分析

3. 中国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验证分析

4. 中国101座大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验证分析

Ⅲ 专题篇

5. DII计划对中国青海西藏光伏开发的启发

6. 以“创新”和“变革”推动实现“30·60”目标

7. 迈向智能经济时代:技术、就业和教育问题研究

8.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与政策建议

9. 统筹实现“双碳”目标与经济增长现实路径研究

10. 县域数字乡村指数(2020)研究报告

11. 构建“一带一路”绿色基础设施合作的评价框架研究

12. 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背景、意义与落实

Ⅳ 城市案例篇

13. 珠海:夯实可持续发展新框架

14. 青岛:新旧动能转换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5. 合肥:黑马城市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

16. 顺德:“村改”引领产业结构嬗变

17. 国际城市研究案例

Ⅴ 企业案例篇

18. 高德: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MaaS)引领全球超大城市智慧交通发展趋势

19. 飞利浦:积极推动公众除颤计划,护航人民健康

20. 阿里巴巴:数字技术助力科学抗疫

Ⅵ 附录

21. 附录一中国国家可持续发展指标说明

22. 附录二中国省级可持续发展指标说明

23. 附录三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说明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前往京东旗舰店购买本书

  如需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购买

  A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