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宏观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21~2022)

来源:皮书说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2-11-28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宏观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21~2022)——低碳转型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2022年以来全球经济总体增速放缓,一个带给全球30多年经济扩张和低通货膨胀的全球化和平繁荣时代行将结束。本书总报告认为,面对国际冲突和疫情的持续冲击,中国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呈现出需求再次收缩、经济实际增长水平低于潜在增长水平等问题。同时,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调整步伐加快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造成的外部需求收缩,叠加东南亚国家制造业产能恢复和疫情对我国供应链的短期扰动制约着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长远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但要依靠外需来加速自身修复。乌克兰危机相关地缘政治问题的发酵、全球供应链调整和区域化组织不断建立,以及美欧等国际储备货币国家和地区在夏季加息后信用收缩的持续影响,会不断挑战我国的长期发展。为了应对全球化叙事转变带来的长期挑战,中国需要积极以高水平的开放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振内需;利用制造优势推动自身和全球的绿色发展,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抓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以及空间格局的绿色转型,推动中国的新型工业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应对全球化冲击的影响;有效管控重点风险,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注重用好结构性政策,投资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AI和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中国经济加快数字化、绿色转型和新产业发展。

  本书分报告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低碳转型篇。本部分从地级市层面实证考察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等路径,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强度,认为在科技水平较高、城市规模较大的特大及超大城市、大城市以及传统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碳减排效应更为显著。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着经济仍需继续发展、资源禀赋约束着能源结构、就业结构错配等方面问题的挑战,应针对这些挑战精准施策,形成促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新动力。第二部分,区域实践篇。本部分对“双碳”目标下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碳金融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围绕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分布式能源改造和金融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做出了创新性探索。第三部分,区域经济发展前景篇。本部分从指数、分级和排名等方面对中国30个省(区、市)1990~2022年的经济增长、增长潜力、政府效率、人民生活和环境质量五个一级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其“十四五”发展前景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尽管中国经济正面临着结构性减速和2020年以来持续近三年的严重疫情的影响,中国30个省(区、市)的发展前景和经济发展质量仍然得到了一定的稳固、恢复和提升。发展前景指数、经济增长指数、人民生活指数是西部地区改善情况优于东部、中部地区,环境质量指数是中部地区改善情况优于东部、西部地区,增长潜力指数和政府效率指数是东部地区改善情况优于中部、西部地区。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区域发展情况对比来看,除环境质量外,其他一级指标方面均是西部地区改善情况优于东部、中部地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受到了比发展中地区更为严重的影响,从而区域差距有一定程度的缩小,但这种缩小却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不是我们所希望实现的共同富裕。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逐渐上升到较为重要的地位。

  1.财政扩张政策先行带动企业预期收益和居民预期收入回升非常关键

  在“流动性陷阱”形成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扩张难以起到增加就业和实际产出的作用,实施财政扩张政策才是推动经济有效复苏的手段。但蓝皮书课题组认为,这还不是整个经济救助过程的全部内容。要想经济摆脱“流动性陷阱”,使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部门,有效推动当期的消费和投资,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需要财政扩张政策先行带动实体部门收益率提高和居民收入增长,以扭转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下行预期。

  实体经济部门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三部分:(1)实体企业部门投资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取决于利率和投资的预期收益;(2)居民部门消费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受利率和预期收入的影响;(3)政府部门对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取决于赤字规模,对利率相对不敏感。在“流动性陷阱”形成后,如果要使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可贷资金,更多地被实体企业和居民部门吸收并用于当期的投资和消费,而不催生境内资产价格泡沫或加大资金外流压力,必须提升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居民的预期收入水平,而这正是财政政策所应担负的责任。

  目前,我国经济正遭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供给冲击,以及海外需求收缩和疫情影响下的国内需求下降影响,实体企业投资预期收益率和居民预期收入转弱比较明显。在此情况下,需在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基础上,考虑发行特别国债,加大财政支出力度。财政支出扩张,可以发挥投资在稳定经济增长中的关键性作用,同时带动实体企业投资预期收益率上升和居民预期收入增长,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2.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显著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蓝皮书以2011~2017年中国289个地级城市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强度。具体而言,在全国范围内,信息基础设施的综合投入水平每提升1单位,可以使每亿元GDP对应的碳排放较当前水平平均降低12.24吨;而对于碳排放强度较高(排名前50%)和较低(排名后50%)的地区而言,信息基础设施投入水平每提升1单位将分别引致每亿元GDP碳排放降低29.66吨和4.96吨。

  在碳减排效应的实现机制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显著提高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产值比以及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占比,从而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通过相对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对相对高排放的第三产业的替代,实现碳减排。同时,信息基础设施投入还可以显著增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行业的专业化集聚程度,从而有助于引致绿色技术创新效应,赋能生产性服务行业,提高生产率并降低碳排放。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碳减排效应受当地的科技配套支出、城市规模、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城市硬件条件的制约。具体而言,对城市层面的科技支出进行分位数分组,对科技支出位于全国中位数以下的城市增加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并不能带来显著的碳减排效应,而科技支出位于全国中位数以上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投入的碳减排效应显著为正,1单位投入水平提升可使每亿元GDP碳排放降低6.77吨。就城市规模而言,信息基础设施的碳减排效应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全国超大及特大城市而言,单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提升可使每亿元GDP碳排放降低11.28吨,对于大城市而言,这一数字降低为6.75吨,而对于中小城市而言,信息基础设施投入的碳减排效应并不显著。从传统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看,传统基础设施存量较差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投入的碳减排效应并不显著,而传统基础设施存量较好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投入会产生显著的碳减排效应,每亿元GDP可降低碳排放8.97吨。

  综上,信息基础设施的碳减排效应在科技水平高、城市规模大的特大及超大城市、大城市以及传统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更为显著,在这些本身已经拥有较好资源禀赋的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更多的是扮演“锦上添花”的角色;而在科技水平较低、中等规模和小规模城市以及传统基础设施较差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在这些自身资源禀赋较差的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未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也就是说,以互联网、大数据为重要标志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的传统基础设施、技术供给、经济规模,初始资源禀赋的差异会影响信息基础设施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质效,也会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特性的有效释放。

  基于以上结论,本报告提出以下两点政策建议。首先,应不断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的发展,释放数字经济红利。并以信息技术创新为抓手,推进创新平台的共建共享,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其次,制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时应考虑区域差异,如城市规模、科技水平、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由于城市初始资源禀赋存在不平衡性,单一投资信息基础设施并不会带来碳减排。对于发展较落后的城市来说,应努力推动本地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基础。同时,破除生产要素的流动障碍,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发挥信息基础设施在地区之间的技术溢出效应。

  3.当前产业调整的五大动力与方向

  蓝皮书指出,随着中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为了避免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陷入低端锁定的路径依赖,中国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聚集新的增长动能,确保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双碳”目标的设立将给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挑战,应针对这些挑战精准施策,形成促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新动力。

  以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

  以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坚持把农村经济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快推进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将农业发展方式从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向可持续生产,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并重

  在工业部门,坚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重。工业是我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是产业体系的新支柱,也是提升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领域。因此要解决部分传统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要以技术改造和创新,利用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供应链管理等方式,解决部分行业高耗能、高污染、增长效益低的问题。

  创新发展新型现代服务业体系

  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疫情发生后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型现代服务业体系。服务业在现代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现代服务业加速向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服务业,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等融合发展。

  发挥“新基建”助力作用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基建”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对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领域以及战略性、网络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支持结构转型和产业提升,促进新业态、新产业、新服务发展。

  以能源碳中和转型为例,我们需要加大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现有网络(如智能电网)升级投资力度,以改善现有燃料配送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及储存设施。为便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电网需要进行现代化变革和扩张,由此衍生出大量资金、管理运营和技术需求。此外,正在飙升的电动汽车消费需要更多高速公路电动卡车充电基础设施(包括快充设施)和悬链(高架)线,或卡车、客车等汽车地面进料轨道。

  促进产业合理布局

  促进地区产业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上,充分考虑产业发展要素的区域性特征,借助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充分考虑行业和地区发展基础、转型难度方面的差异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转型规划。对于转型基础较好的地区,鼓励其加快转型步伐;对于产业和就业结构对高碳行业过于依赖的地区,应使其把握好转型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节奏,在充分考虑经济和就业影响的基础上,制定转型战略,将转型带来的不利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中国经济整固前行与迎接全球化叙事转变——低碳转型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 2022年需求收缩,需整固前行

二、 全球化叙事转变带来的长期挑战

三、 绿色转型下的经济增长

四、 中国区域发展前景

五、 宏观经济政策亟须发力以扭转微观经济主体所面临的困局

Ⅱ 低碳转型篇

2. 信息基础设施投入的碳减排效应——来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3. “双碳”目标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制约因素及方向

Ⅲ 区域实践篇

4. 低碳转型下绿色可持续增长的区域实践——“双碳”目标下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碳金融发展路径研究

Ⅳ 区域经济发展前景篇

5. 1990~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发展前景评价——低碳转型与绿色可持续增长

Ⅴ 附录

6. 附录评价结果相关图表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前往京东旗舰店购买本书

  如需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购买

  X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