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日本经济蓝皮书: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22)

来源:皮书说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2-11-24

  2022年11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了《日本经济蓝皮书: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22)》。

  本书回顾并展望了2021~2022年度日本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2021年,日本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缓慢恢复,个人消费震荡回升,企业设备投资出现回暖趋势,出口和进口贸易均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但工资收入增长仍然缓慢,疫情加剧日本社会不公的情况亟待破局。2021年10月开始执政的岸田政府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最优先课题,并提出构建以“推动经济增长与分配的良性循环”为基本理念的日式“新资本主义”,日本国内对其评价褒贬不一。展望日本经济走势,从短期来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慢慢趋于缓和,日本经济持续缓慢复苏的可能性较大,但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给日本经济恢复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从中长期来看,日本经济和社会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难以解决,前景不容乐观。

  本书以“日本的‘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为专题,主要设有“总报告”、“分报告”、“中日经贸与区域合作篇”、“日本的‘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以及“热点追踪”五个栏目。全书以总报告为基础,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下的日本经济及其面临的问题、未来走势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在此基础上,本书还重点分析了中日经贸合作的现状和机遇、RCEP对供应链合作和贸易发展的积极影响等。同时,本书对日本“三农”问题、农村人口老龄化、“田园回归”现象、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农村政策金融制度、“地方创生”政策、农业规模经营等课题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以期为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中日经贸合作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大的发展空间,加强中日经贸合作对日本促进经济复苏具有特殊意义,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中日经贸合作对日本促进经济复苏具有特殊意义,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蓝皮书指出,日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控制疫情和恢复经济。日本经济是外需主导型经济,出口对日本经济至关重要。从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经济景气循环一般是遵循“出口扩大→生产扩大→设备投资扩大→雇佣扩大→收入扩大→个人消费扩大”的路径完成的,反之亦然。扩大出口是日本实现经济复苏的突破口。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资伙伴。本报告认为,加强中日经贸合作对日本促进经济复苏具有特殊意义,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犹存,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依旧,但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是确定的。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压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实现2.3%的正增长,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1%,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在中日双边贸易方面,2020年,中国再次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占日本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20%,这一趋势在2021年继续保持,日本自中国的进口额占日本进口总额的比重接近25%。同时,在疫情的冲击下,区域供应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RCEP的签署和生效为中日经贸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在RCEP框架下,中日之间首次建立双边自贸关系,这有利于促进中日供应链深度融合,共同维护区域供应链稳定。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加强中日经贸合作十分必要。事实上,中日经贸合作在众多领域都有广大的发展空间。从双边贸易来看,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近年来,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在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到2021年仅有4.9%,中国自日本的进口额在中国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只有7.6%,中日贸易仍有潜力可挖。从投资来看,近几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年均为30多亿美元,尚不足高峰年2012年73.5亿美元的一半,中国对日本的直接投资大部分年份处于3亿~5亿美元的低水平,虽然2021年出现显著增长,但累计总额也仅有50亿美元左右,可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主要合作领域来看,应重点加强中日两国在产业链完善、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医疗康养、数字经济以及第三方市场的合作。从当下情况来看,应以做好202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各项纪念活动为契机,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RCEP等区域合作平台,争取早日启动中国加入CPTPP谈判程序,推动中日韩FTA谈判进程,提升中日经济合作的质量与水平,促进中日两国经济发展,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做出贡献。

  在科技创新领域,中日两国仍有很大合作潜力

  蓝皮书指出,在科技创新领域,中日两国互有优势,互补性强,仍有很大合作潜力。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继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背景下,进一步深化中日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特别是在5G、AI、区块链、大数据、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中日应携手合作,充分发挥两国在新技术转化方面的优势,将新技术以最快速度转化为新产品,推动两国经济发展。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中日地方合作示范区,未来将积极建设中日创新服务中心,打造产业引入、创新培育的“三厅三中心”,为日企提供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孵化等功能的空间载体和专业服务,助推中日两国企业在技术、产品等方面深入交流合作。

  在中日科技创新合作中,数字贸易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利用大数据、物联网、AI等新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与跨界融合。日本在IT技术特别是半导体制造设备、电子零部件等硬件方面拥有强大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的知识底蕴。有鉴于此,中日两国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创新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双方应抓住机遇,努力推动中日数字经济合作实现新跨越,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此外,RCEP专门设置了电子商务章节,为中日两国数字贸易的开展提供了制度性安排。在深化中日跨境电商业务的同时,以电子支付、网约车为代表的中国平台经济下产生的新消费模式也可以通过RCEP利好推广到日本,这既有利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扩大在日本的投资规模,也将为日本的产业模式创新提供新机遇。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蓝皮书课题组梳理和分析了战后日本的“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得出了日本经验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意义。

  日本的乡村振兴、地方创生和田园回归战略的主旨是吸引人口到乡村工作、定居,大背景是农村地区人口减少。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日本做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但并未扭转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生产后继无人的严峻局面,在留住人才、人才振兴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其教训是深刻的。日本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的数字化建设,期望打造“数字田园城市国家”,通过采取在生产条件差的半山区进行直接补助等措施来留住农业人口,同时加大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试图靠质的提升来弥补量的减少。

  中国乡村地区的人口外流情况也比较严重,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出现了类似日本的“三老农业”现象,村落人口离开村庄在县城购房置业,村庄空心化现象也比较突出。中国目前正在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建投资、社会服务建设力度,期待以此减缓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速度。另外,中国对农业人才的培养投入不足,而且农林类院校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的比率偏低。中国应该加大对农业人才培养特别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资金支持力度,由中央财政向各地乡村振兴局和农业院校拨款,以用于对乡村振兴及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出台鼓励农林类院校毕业生从事农村农业工作的激励政策,以期提高农业人口质量,培育乡村振兴新模式。《乡村振兴促进法》中设有“人才支撑”专章,对留住人才、人才振兴做了详细规定,期待将这些规定尽快落到实处。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日本经济现状、问题与岸田“新资本主义”

一、 日本经济现状与问题

二、 岸田政府的主要经济政策

三、 日本经济展望

四、 结语

Ⅱ 分报告

2. 日本财政:“扩张”政策与“破产”危机

3. 日本金融:政策微调与持续宽松

4. 日本产业:恢复与“危机”并存

5. 日本对外经济关系:回升态势与不利因素

Ⅲ 中日经贸与区域合作篇

6. 中日经贸合作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7. 日中贸易与投资的现状与问题

8. RCEP对中日供应链合作的影响分析

9. RCEP原产地规则对中日韩贸易发展的积极影响

Ⅳ 日本的“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

10. 战后日本“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综览

11. 日本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及其影响

12. 日本的“田园回归”现象与农村社区振兴

13. 日本老龄化、过疏化地区乡村振兴的特征与启示

  ——以岛根县宇贺庄町和海士町为例

14. 日本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政策与实践

15. “农协”对解决日本“三农”问题发挥的作用分析

16. 日本农村政策金融制度框架与优化:经验与问题

17. 日本“地方创生”政策探析

18. 土地细碎化条件下日本推动农业规模经营的探索

19. 日本对农产品市场保护政策的既往、现状与问题

20. 日本农业战略转型:从保护防守转向开放进攻

Ⅴ 热点追踪

21. 论日本从经济安全政策向“经济安保”战略的转变

Ⅵ 附录

22. 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主要数据变化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前往京东旗舰店购买本书

  如需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购买

  日本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