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报告推荐 | 体育场馆蓝皮书:中国体育场馆发展报告(2020~2021)

来源:皮书说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2-01-18

  《体育场馆蓝皮书:中国体育场馆发展报告(2020~2021)》由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组织编写,总体上回顾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体育场馆的运营情况、经营困境、发展机遇;介绍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学校体育场馆、电子竞技场馆、体育服务综合体、“金角银边”区域转化为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情况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分别从整体上和分区域介绍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提出了各区域场馆的赛后利用建议;基于调查走访,以铭星冰雪、天津民园体育场、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动客空间(马甸)、福建冠深集团为例,提出了冰雪全产业链构建、文体旅游融合发展、旧改馆和“厂改馆”升级改造、地方体育场馆综合运营的建议。另外,构建体育场馆省域发展多层次评价体系,为客观认识中国体育场馆整体情况提供框架。

  主编简介

  李艳丽,博士,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第三期)学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体育经济与产业。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重点项目等各类横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在《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学刊》《体育与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专著(含合著)3部,出版教材2部。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疫情下中国体育场馆发展:挑战、机遇与展望(2020~2021) 李艳丽

Ⅱ 分报告

2.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发展报告(2020~2021) 郝海亭

3. 学校体育场馆发展报告(2020~2021) 李艳丽 许靖敏

4. 中国电子竞技场馆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王雪莉 尚华

5. 体育服务综合体发展报告(2020~2021)——以浙江万朵城“体育+”模式为例 吕水杰

Ⅲ 特稿

6. 2020年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发展报告 许寒冰 白蕴超

Ⅳ专题篇

7.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场地设施赛后利用研究 许寒冰 刘瑶

8. “金角银边”区域转化为体育场馆发展报告(2020~2021) 李艳丽

9. 2020年中国体育场馆省域发展评价与对策分析报告 冯珺

Ⅴ 案例篇

10. 冰雪专业一站式解决方案——铭星冰雪全产业链业务分析 李贝

11. 天津民园体育场:近代体育史与当代全民健身、文体旅游的融合发展 李贝

12. 上海市徐家汇体育公园:高质量转型升级,打造城市体育中心 李贝

13. 旧改型体育场馆发展现状——以动客空间(马甸)为例 李贝

14. 中小城市体育场馆综合运营商——以福建冠深集团为例 郝海亭

Ⅵ 附录

15. 2020年体育场馆大事记 李艳丽

  报告精选

  疫情下中国体育场馆面临的机遇

  (一)一系列政策出台,为体育场馆发展保驾护航

  体育场馆业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体育业态之一,随着疫情发生、扩散到逐步缓和,各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发布相应政策,为体育场馆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本文整理了各省2020年颁布的促进体育场馆发展的相关政策

  各省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从政策类型来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体育场馆专项政策,二是当地体育产业宏观性政策。从政策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疫情中为体育场馆提供各种帮扶,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助其渡过难关;二是疫情稳定后加快体育场馆的建设与改革,拉动体育场馆消费,促进体育场馆业更好、更快发展。

  供给型政策工具指政府对各种资源要素的直接投入,对体育场馆发展起着基础保障作用;环境型政策工具指政府通过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间接影响体育场馆的发展;需求型政策工具指政府对需求侧进行刺激引导,拉动体育场馆发展。

  三类政策工具中,使用最多的是环境型政策工具,占比为63.1%;其次是供给型政策工具,占比为22%;最后是需求型政策工具,占比为14.8%。这表明政策的扶持重点在于为体育场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减轻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供给型政策工具中,政策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场馆建设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政府通过设立体育场馆专项发展资金,提供多种类型的补贴补助,解决场馆的燃眉之急。同时,搭建体育场馆服务平台和绿色通道,简化各类手续的审批办理流程,提供便利的政府服务。疫情稳定后,恢复暂停的场馆建设工作,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环境型政策工具中,政策主要体现在防疫措施、税费减免、金融支持、宣传教育、组织建设和监督检查方面。其中,防疫措施政策工具使用78次,占比最高。政府通过发布疫情防控指导意见及标准化防控流程,从防疫物资配备、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健康管理、人流控制、应急处置准备等多方面为体育场馆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设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定期督查,配合宣传教育等软性措施,保障场馆有序开放。此外,疫情期间,各类型体育场馆,尤其是中小型私营场馆,陷入了严重的现金流危机,因此政策加大了金融和税收的扶持力度。一方面,通过税费和租金减免、水电费补贴等措施减少体育场馆的支出;另一方面,通过扩大体育产业信贷规模、优化授信政策、创新金融产品等措施拓宽体育场馆的融资渠道,保障其资金流入。

  需求型政策工具中,政策主要体现在消费端补贴、示范工程、政府购买、赛事引进和产业融合方面。其中最为有效的是形式多样的消费端补贴政策,通过多种面值的消费券发放以及场馆的低收费开放,吸引大量民众走进场馆,刺激场馆消费。

  (二)体育消费市场蓬勃发展,激发场馆消费潜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民众的生命健康意识,人们更加认识到体育运动促进健康和治未病的积极作用,疫情期间健身参与率达到93%,体育用品消费率达到65%,平均消费金额为1972元。体育市场蓬勃发展,呈现出三个向好趋势。

1. 民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显著提高

  疫情突如其来,长期居家隔离使民众锻炼热情高涨,运动氛围浓厚。由国家体育总局与中体产业集团合作在抖音、快手上开展的三个居家健身活动和赛事累计播放量已超过40亿次。中国田径协会共举办368场线上跑步及居家田径活动,全国线上参赛人数超5000万,网络浏览量达到近5亿人次。

2. 体育消费快速增长

  居家隔离期间,民众体育运动需求增加,使体育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京东大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健身训练、游戏设备的成交额均为去年同期的200%。苏宁易购、苏宁体育、PP体育联合发布的体育消费大数据显示,2020年1~5月,体育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52%,健身器械、跑步机等居家运动器械增幅明显,分别同比增长280.6%、179%。智能硬件厂商小乔科技的智能健身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了556%。民众体育消费热情在疫情稳定后也未减弱,京东数据显示,2020年“双11”期间,平台内瑜伽服饰成交额增幅达到407%,普拉提器械成交额增幅达到368%,健身哑铃成交额增幅达到134%。

3. 体育消费结构逐渐优化

  从体育消费结构来看,实物型体育消费仍然是主流,与此同时,付费健身课程、赛事媒介产品、游戏代练等观赏型体育消费及参与型体育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0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体育服务类消费总体比例为63%,显现出消费升级“风向标”特性。

  为顺应体育消费市场释放出的积极信号,进一步刺激需求,促进体育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首先,国家体育总局研究确立了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和49个不同类型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发挥样板示范作用。其次,多地政府发放体育消费券,通过对消费端的刺激实现供给端平稳恢复。2020年,全国大约有16个省及相关地市举办了体育消费节活动,多批次发放体育消费券,主要用于体育场馆和体育用品消费抵扣,财政资金投入超过9亿元,参与市场主体达5000多个,体育消费人次超过1100万,拉动体育消费近百亿元。

  体育消费券为消费者提供体育场馆预约和使用的优惠权益,更多人主动走进体育场馆参与体育运动。通过合理设计满减优惠模式,如北京市提供免费场地预约2次、最低1小时的免费场馆体验,江苏省采取普通体育消费券满100元减50元和冰雪消费券满200元减100元,重庆市采取满49元减10元、满99元减20元……满999元减200元以此类推的方式。利用消费券的预期杠杆发挥乘数效应,撬动更大数量的场馆消费,最大限度地刺激场馆消费需求,为疫情后体育场馆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智慧场馆加速建设

  2020年,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各种智能设备制造发展迅速,数字技术深入各行各业。疫情“宅经济”下,线下体育需求被迫向线上转移,加快了数字技术在体育产业的应用,数字化消费、数字健身服务、数字体育培训、数字赛事转播、电子竞技等数字体育业态发展成效显著,体育行业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融合发展新模式。使用线上健身App成为常态,2020年春节,运动健身App行业活跃用户规模快速上涨至8928万,同比增长了93.3%;健康管理App月活用户突破2405万,同比增长152.8%。电竞运动发展迅速,《2020版全球电竞运动行业发展报告》显示,疫情期间中国电竞用户新增约2600万,电竞用户规模约4亿人次,同比增长14.3%。为了跟上数字化趋势,78.4%的体育从业者认为体育组织将加大投入,推进数字转型。

  场馆方面,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发布,提出鼓励传统线下文化娱乐业态线上化,大力发展智能体育,依托5G、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智慧场馆迎来重大发展契机。五道口体育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体育产业与金融政策扶持情况调研报告》指出,疫情后高达60%的体育场馆将加大智慧场馆模式的铺设与应用。

  因此,长期以来过度依赖线下运营的体育场馆利用疫情停业休整期积极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智能化的场馆设施、丰富便利的场馆服务、智能高效的场馆运营,构建全新的运动体验和消费模式。智慧场馆建设将有效减少能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赋予场馆更多的交互功能,促进传统体育场馆转型发展和提质升级。

  (四)整合公共资源,推动体育场馆提高公共应急服务水平

  2020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突发,包括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整合,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表6所示,武汉体育中心、洪山体育馆、武汉体育馆等体育场馆均改建成方舱医院,极大地缓解了公共健康设施不足问题,场馆多功能性被发掘。突如其来的疫情凸显出大型体育场馆的功能优势:其一,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转换成本低、耗时短,可以作为公共应急避难场,完善城市应急防控网络体系;其二,人们对场馆未来的发展增添了“平疫结合”的认识,场馆的本体功能和应急功能将同时得到开发。总之,在疫情常态化的大环境下,人们对公共场馆的依赖性有所增加,未来大型体育场馆的发展可以此为契机,同时发展体育场馆的本体功能和应急功能,盘活资源,凸显公共性质,更全面地服务于人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中也提到要加强体育场馆的应急避险功能,在日后发展中,体育场馆可以科学合理地考虑“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设施等。国家体育总局2018年发布的《在全国开展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试点工作》要求体育场馆通过“两改”面向公众、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可见,拓展体育场馆功能,提高其公共应急服务水平,是对现有体育场馆专业功能的改革和突破,也是“两改”文件的具体落实。未来,借助体育场馆改革契机,结合方舱医院建设经验,体育场馆的功能将不断丰富。

  (五)“体育+”模式不断深化,体育场馆业态日趋多样化

  “体育+”指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的一种模式。近年来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疫情防控常态下中国体育场馆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模式不断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育场馆配套服务多元化

  独具特色的文化IP、商业街区、室内外场馆、俱乐部及商业平台等会极大地丰富场馆的运营内容,促进场馆多元业态发展,而多元化的场馆配套服务也会给场馆带来旺盛的人气和消费需求。例如,北京华熙LIVE·五棵松是一站式娱乐中心,周边的城市公共设施与五棵松体育馆融合,使其成为商业体量大且特色鲜明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2020年这里举办了多场沉浸式互动体验类活动,吸引众多大型IP落户。五棵松体育馆还创建了Hi-艺术节、啤酒嘉年华、Hi-泼水节、HI-ICE冰乐园等极具特色的自主IP。五棵松体育馆篮球训练馆改造成的M空间能够举办小型体育活动、商业演出、时尚秀等,HI-PARK篮球公园与冰上运动中心扩展了业余篮球产业和冰雪产业业态。2020年初,五棵松商业中心汇聚了超过170个时尚特色品牌、全球各地各具特色的餐饮,以及各类文化体验品牌、众多酒吧、运动品牌旗舰店等。

2. 承办大型、多样的活动

  大型文体类活动是体育场馆经营的主要内容,也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优质的大型活动可以吸引消费者,为场馆带来流量和人气。近年来国家游泳中心立足水立方品牌,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举办各类大型的赛事活动或娱乐演出,促进场馆业态相辅相成。例如,文化活动方面,举办中国国际时装周闭幕式暨中国时尚大奖2020年度颁奖典礼、2020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联欢晚会及大赛颁奖礼;体育赛事方面,举办2020年京津冀游泳公开赛暨第七届北京市全民游泳大赛,这也是疫情发生后北京市举行的首场游泳比赛,还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水立方自主IP赛事青少年游泳邀请赛。

3. 场馆文体商旅融合发展

  体育馆单靠举办赛事是无法实现较好的盈利的,国内一些著名的体育场馆除举办各类比赛、开展运动训练、体育培训等主体业务外,也承办各类会展会议和娱乐演出活动,还会提供餐饮、美容、康体、休闲娱乐等服务,推动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提高场馆的运营效率,发挥场馆的多元功能。例如,2020年,南京奥体中心在坚持“以体为本”的发展前提下,形成体育与文化、教育、康复、会展、餐饮等相结合的多元产业链条,聚集了宣和美术馆、舒华体育等多家品牌商户。

4. 中小型体育服务综合体各具特色

  体育服务综合体指以体育场地设施为载体,融合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商业等多业态的集成空间。近年来由于体育产业消费升级等原因,各地依托原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了一批中小型体育服务综合体。2020年,在疫情防控常态下,为了促进体育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各地遴选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体育服务综合体进行推广。如表7所示,江苏省一些体育服务综合体的“体育+”运营各具特色,体育场馆利用自身场地优势服务于体育赛事、全民健身活动、文化、教育、旅游业态创新与公益事业发展。可见,体育场馆与其他业态的融合发展正在加速推进。

  疫情下中国体育场馆发展对策

  中国逐渐走出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但对于体育场馆行业来说,疫情的影响在短期内还无法完全缓解。体育行业尽快渡过难关、平稳恢复,需要政府精准施策,体育场馆积极作为,进一步提振体育场馆行业。

  (一)政府充分发挥统筹作用

1. 完善相关政策供给,中和疫情消极影响

  政策具有及时性、强制性、针对性,疫情之下,帮扶政策的出台能够有效帮助体育场馆渡过难关。帮扶政策应当涉及土地、财政、金融等多个方面。

  (1)扩大政策的覆盖面,确保政策扶持全方位惠及场馆。体育场馆横向对接体育行业、房地产行业、零售业等多个领域,涉及全民健身、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休闲娱乐等多个维度的政策;纵向对接国家以及各级地方的一揽子扶持政策,需要用足、用好涉及能耗、租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惠办法。另外,需要扩大体育场馆补贴的范围,充分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帮助体育场馆平稳过渡难关。

  (2)加大专门性政策力度,有效解决体育场馆瓶颈问题。出台针对体育场馆复工复产、提质提量的政策,在土地、财政和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一是推进完善非体育用地的使用,盘活城市闲置厂房、建筑屋顶、地下室等“金角银边”区域,开发体育服务功能,建设各类体育消费新空间。二是加大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输血的相关扶持政策力度,推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运营体育场馆,拓宽体育场馆融资渠道,缓解资金链断裂困境,激发体育场馆市场价值。

2. 统领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制定场馆开放方案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及时判断情势、做好风险防控是体育场馆正常运行的基础。政府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导者和中坚力量,监督场馆疫情防控,确保场馆内环境符合防疫要求,为民众开展体育运动提供安全场所。

  (1)保证防疫政策不松懈,灵活把握防控力度。目前全球疫情形势尚未完全缓和,国内时有零星病例并存在疫情局部暴发的风险。体育场馆存在人群聚集现象,政府层面应高屋建瓴指明全局发展方向,坚持实施体育场馆防疫政策;各地需要严格制定各项防控政策,建立完善的场馆风险评估机制,并落实有序开放的工作方案和预案。同时,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控体育场馆防疫政策的力度,不做“一刀切”,防止教条主义,在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的情况下,让人们有序参与场馆活动。

  (2)监督场馆落实防疫规定,开通监督举报渠道。为了进一步落实精准防控,各级地方组织需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对体育场馆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和评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搭建体育场馆与政府疫情监管部门的网络连接平台,实时监控体育场馆的疫情防控情况。同时,开通举报违反疫情规定行为的通道,群众可以举报违反防疫规定的情况。

3. 助力场馆创新发展,促进场馆数字化转型

  疫情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以其自身的通用技术性、平台经济性、范围经济性、技术创新性等优势,为体育场馆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政府应当鼓励场馆进行智能化建设,助力体育场馆在疫情下实现数字化转型。

  (1)提出场馆数字化转型导向,加强顶层设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是制度导向,给定数字化评级标准。目前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政策法规严重滞后于实践,需要加快推进体育场馆的制度化建设,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配置等,明确智慧体育场馆的评级标准。二是平台导向,搭建体育场馆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各地可以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邀标等方式寻求搭建数字化、智能化平台的供应商,鼓励独立运营、中小型的场馆加入统一的数字平台,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体育产品的有效供给,同时帮助中小型体育场馆实现数字化运营。

  (2)建立示范试点,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数字化模式。由政府牵头,选取特定体育场馆作为数字化转型样例,率先作为试点展示成效,从而形成具有较强参考性的经验方法并进行推广,破除体育场馆智能化转型难的思维模式。

4. 强调场馆多元化功能,凸显社会性公益价值

  武汉多个体育场馆在疫情中改造成方舱医院,深度挖掘了体育场馆的功能,拓宽了体育场馆的用途,给未来体育场馆设计带来新的思考。应鼓励体育场馆改造建设既要满足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统筹发展需求,也要在避难救灾、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上发挥更多社会功能。

  (1)规划上注重平战两用改造,推广场馆的应急和通用功能。疫情之中展现的“方舱经验”凸显出体育场馆多功能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出现有体育场馆在建造时大多缺乏符合标准疾病防控的技术要求,因此各地区要统筹体育和公共卫生、应急避难避险设施建设,推广公共体育场馆平战两用改造,在公共体育场馆新建或改建过程中预留改造条件,强化体育场馆在重大疫情防控、避险避灾方面的功能,具体可以落实到分区布局和流线、室外临时水电接驳、网络覆盖和电源接口、空调消杀过滤和通风等诸多环节。

  (2)跨界联合不同部门力量,建立体育场馆的新功能标准。体育场馆新功能涉及消防安全、建筑设计、应急管理等多项内容,因此应对体育场馆的功能标准进行更新升级,综合参考多个部门、社会组织的意见,制定一系列功能标准。

5. 调动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场馆释放更多体育资源

  发展群众体育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公共服务职能。疫情过后,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丰富群众、青少年的健身活动,让社会力量承担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便于参与、科学的健康活动,缓解场馆运营压力。

  (1)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引导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疫情下,人们对多运动、增强免疫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全民健康的教育宣传,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提高防护能力,科学引导民众到体育场馆参与体育运动,带动场馆活力。

  (2)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各地需要积极推进学校场馆与体育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时间,满足本校学生课外体育健身和个性化的体育技能培养的需求。另外,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创建、活动融入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并适当举办赛事活动,让学校周边社区的青少年充分享受健身的乐趣。

  (3)深化“放管服”改革,统筹体育场馆资源。疫情发生后,体育赛事与活动取消,体育场馆的营业收入直接受到影响。在严格落实防疫等安全管理要求的前提下,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一方面,尽可能降低门槛,鼓励体育场馆举办赛事活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私营体育场馆承接体育赛事活动和相关培训项目,解决目前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低和运营困境。

  (二)体育场馆强化主体功能

1. 明确疫情防控办法,确保体育场馆安全运营

  体育场馆经营单位应当切实承担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强化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落实。

  (1)坚持适度有序开放,建立完善预约制度。通过即时通信工具、手机客户端、官方网站、电话等多种渠道开放预约并做好信息登记,确保进出馆人员可追溯,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及时调整入馆人员限额。开放式室外健身设施要进行人流监测,发现人员过度聚集及时疏导。

  (2)做好场馆防控措施,加强宣传和引导。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要求下,需要对公共区域及设备设施进行定时消毒,保持环境清洁。配备好消毒剂、体温测量工具等防疫物资,为消费者和员工提供安全保障。通过提示牌、显示屏、公众号宣传等多种方式,加强防控宣传。加强与所在地卫生部门、防疫部门的联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制定完善的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

2. 主动谋划升级之路,探索管理新模式

  中国的体育场馆按照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国有企业管理模式、民营企业管理模式,不同管理模式的体育场馆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疫情的影响。

  (1)积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避免简单化定义场馆公益性功能。相对于经营型体育场馆,公益性质的体育场馆因为缺乏“造血”能力,面临着更大的生存挑战。公益性质的体育场馆在兼顾公益性服务的管理理念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引入市场化、产业化的管理思维方式。

  (2)体育场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运营科学化、高效化。疫情影响下,体育场馆各类要素成本上升,冗余的要素和操作流程都会影响经营效果。体育场馆应加快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简化行政要素和程序,优化资源配置,实施扁平化、专业化横向管理,完善体育场馆的管理流程,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场馆管理。

  (3)加强主体责任,加快场馆智能化进程。疫情中,体育场馆暴露出运行能耗高、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可以通过引入数字技术来解决传统场馆面临的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和升级的力度,实现人流监控、场馆预订、自助消费、硬件控制一体化,尽可能解放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将自动化与数据相结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数据变现,辅助决策,匹配场馆需求。通过智能化建设推进场馆精细化管理,构建线上和线下结合的业务服务模式,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3. 立足消费者价值需求,创新运营方式

  部分线上体育消费对线下的体育场馆消费造成冲击,因此场馆需要创新经营方式,丰富体育产品供给,以融合、创新、开放的思路为体育场馆谋求多元、高效的发展模式。

  (1)着眼于供给角度,创造消费热点。体育场馆应预测未来的市场导向,紧跟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加大举办优惠活动的力度,提供打折卡、优惠券等。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打造优质的IP;开展体育培训,挖掘潜在消费者。

  (2)积极实施“体育+”工程,增加体育产品供给。传统体育场馆维护费用高,在疫情中亏损严重,而多业态融合使场馆的盈利点变得分散,可以缓解亏损问题。因此,体育场馆需要延长服务链和实现多业态融合,进一步向大众生活、健康管理、体育培训等领域渗透,推进与文化、旅游、教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体育消费新业态,增加体育场馆盈利点。以体育为引领,将餐饮、娱乐、购物等深度整合,并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多元化体育服务综合体。

  (3)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主动吸引资本参与运营,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体育场馆需要转变传统的经营思路,积极吸引其他社会资本的加入,实行商业化运营方式。开发体育场馆内各类现有设施的商业潜能,推行特许经营,允许外来企业开发餐饮等设施,由开发企业负责管理并交付一定的维护费用。承认区域内部分设施的相对独立性,充分盘活体育场馆的资源,出租设施资源,收取租金,充实运营资金。

  中国体育场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体育场馆供需结构趋向协调化、均衡化

  疫情影响下,体育场馆建设放缓,经营受阻,与此同时民众体育健身热情高涨,需求爆发式增长,暴露出体育场馆供需结构失衡问题。未来,政府应在供需两端发力,重视场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质量提升,同时进一步刺激需求,释放民众的体育消费潜力,逐步改善体育场馆的供需结构。

  从供给侧来看,体育场馆供给的质量和效率都将显著提高。一是体育场馆建设将加快推进。摸清底数,补足短板,保障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等各类型体育场馆的新建、改建顺利实施,重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另外,充分挖掘存量土地的使用潜力,促进城市“金角银边”区域转化为体育空间。二是体育场馆空间布局将趋向均衡。场馆建设前进行充分调研论证,使场馆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与城市整体规划相适应,改善体育场馆分布不均的现状,使场馆更加贴近居民社区,方便可达。三是体育场馆的功能及服务将不断完善。体育场馆的功能局限是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未来场馆功能的设计、开发及转换将受到更多重视,场馆配套服务将更加多样化,使场馆成为集体育竞赛、训练、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集合体。

  从需求侧来看,民众对体育场馆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疫情期间,多地政府在体育场馆方面出台的各项促进民众体育消费的创新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体育消费节、体育消费券、全民健身公共积分等,为提振场馆市场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今后,政府应出台更大规模、更多形式的创新政策,促进体育场馆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二)体育场馆市场化改革将持续深化

  疫情中,一些市场化程度高的体育场馆率先采取自救方案,积极开展直播课程、网上零售等线上业务,较快恢复正常运营,降低损失。与依赖政府管理的公共体育场馆相比,市场化程度高的体育场馆应对更加快速,应对方式更加灵活,市场配置资源的优越性得到体现。2020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中再次提到支持社会参与、推广委托运营。中国体育场馆体制机制改革将持续深化,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提高场馆经营管理效率。

  第一,进一步推广PPP模式在体育场馆中的应用,盘活社会资本,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场馆运营效率。体育场馆对PPP模式的应用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运作不规范、收益分配不合理、社会资本参与程度低等诸多问题,部分项目被迫中止或撤项。今后,PPP模式在体育场馆中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应针对现存问题进行制度优化,明晰各方权责,加强监管,充分保障各方权益。

  第二,进一步推动体育场馆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减少行政力量的干预。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专业运营团队,采取混合所有制方式,以合作、委托、参股等方式,将场馆运营的各项工作交给企业、协会等社会力量,更加准确地把控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体育场馆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疫情给体育场馆业带来了重大挑战,但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场馆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2021年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提出:“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文体、助残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推进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加大开放共享和应用力度。”可见,运用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文化体育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迫在眉睫,体育场馆智能化的发展是题中之义。

  各级政府部门也非常重视体育场馆智能化转型升级。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体集团、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共同牵头编制《中国智慧体育场馆标准化白皮书》,将为未来智慧场馆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奠定基础。2021年3月,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大中型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和管理规范》,这是全国首个智慧体育场馆省级建设标准。

  疫情期间,民众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且热情高涨,传统体育场馆存在的各种问题更加凸显,包括有效活动范围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服务水平等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多元化的需求等。“十四五”期间,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将深度融合,体育场馆更应抓住智能化这一机遇,弥补传统体育场馆的不足,利用智慧科技为体育场馆设计、建设、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赋能。

  (四)体育场馆业态多元化、管理专业化成为必然趋势

  疫情期间,体育行业涌现了丰富多样的线上体育产品及服务,如赛事转播、VR体育游戏、线上直播课程等。线上体育产品及服务的生产边际成本低、时空限制小、市场优势大,成为传统体育场馆的有力竞争者。同时,中国消费者的体育消费需求也从基础性、随意性消费升级为享受性、专业性消费。“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推动文旅体育等消费提质扩容,这说明体育产业既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渠道,也是亟待提质扩容的消费领域。因此,在竞争加剧、消费升级的背景之下,体育场馆应充分挖掘线下经营的独特优势,提高吸引力,增强消费者黏性。

  第一,经营业态多元化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将成为主流趋势。以体育为核心,融合文化、休闲、商业、旅游、科技、娱乐等多种功能的体育服务综合体既提供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培训、体育用品销售等体育本体服务,也包含餐饮、购物、文艺演出、商业展览等配套项目,多元经营业态协同发展,为消费者创造多种多样的体育消费场景,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消费体验。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确立了49个体育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一批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体育综合体品牌正稳步形成,未来体育服务综合体将成为除公共体育场馆之外最主流的场馆形态。

  第二,专业化经营管理有助于场馆提高服务水平。当前中国体育场馆存在专业人才短缺、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降低了民众的消费体验。“十四五”时期,中国将举办、承办包括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2年杭州亚运会、2023年“亚洲杯”、2025年成都世运会等一系列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体育场馆运营机构发展前景广阔,将培养一批专业管理人才及第三方运营服务提供商。各类体育场馆尤其是商业性质的场馆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契机,组建专业化运营团队,提高场馆服务水平,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五)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的功能进一步彰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20平方米,比2019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长0.12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明显扩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四五”规划再次提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明确提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学校场馆开放共享,提高健身步道等便民健身场所覆盖面,因地制宜发展体育公园,支持在不妨碍防洪安全前提下利用河滩地等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全民健身体育场馆将成为未来体育设施的发展重点。

  第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工作将加快推进。围绕更高标准建设“15分钟健身圈”,建设方便可达的体育场地设施,构建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的体育健身设施服务网络;“十四五”期间,在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打造全民健身新载体。同时,盘活存量资源,充分利用旧厂房、建筑物屋顶、滨水空间、地下空间、城市路桥下等各种城市闲置空间及碎片化空间,改建健身步道、体育公园、体育综合体等多种类型的体育场地设施。另外,大力支持装配式健身房、气膜场馆等成本低廉、便于拆卸的新型体育场馆,有效扩大增量资源,补充体育活动空间。

  第二,体育场馆将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在国家及各省份利好政策的扶持下,体育场馆公共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现有场馆存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将进一步提高。2020年10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总计补贴资金91737万元,为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贯彻落实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冬奥场馆作为重要的冬奥遗产,也将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目前,冬奥场馆建设已全面完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谋划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将举办重大赛事同服务全民健身结合起来。冬奥场馆在新建或改扩建之初就充分考虑赛后可持续利用问题,例如国家速滑馆的冰面场地是为赛后方便市民开展冰上运动特别设计的;水立方也将在南广场新建群众性地下冰场,在赛后向市民开放。

  (六)体育场馆将成为城市、区域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重点推进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育场馆以其对民众健康、幸福生活的塑造作用,对整体经济和旅游、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正逐步成为城市和区域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体育场馆对城市及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体育场馆有助于全面提高城市品质。体育场馆建设与城市规划融合,不仅能发挥体育本体功能,而且起到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提高城市品质的作用,从而增加城市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由旧工业园改建的首钢冬奥园区就是典型案例。首钢园区的建设是北京市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融入高端产业元素,为首都西部地区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和动力引擎,将推动石景山区发展为国际体育交往中心。又如,武汉市的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点、线、面相结合,包括由大型综合体育中心组成的战略功能片、由全民健身中心与环长江和汉江组成的全民健身带以及由各体育公园形成的郊野体育休闲环。越来越多的城市把体育场馆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建设,打造宜居的体育生态圈,未来体育场馆提高城市品质的作用会进一步凸显。

  第二,体育场馆将推动区域体育一体化。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这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内涵。构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核心正是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地冬奥场馆群的建设,充分依托冬奥场馆资源,串联起京张沿线的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冬奥特色体育赛事产品、文化产品、休闲旅游服务等。“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建设体现了场馆资源在促进区域体育一体化和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2020年10月,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联合印发《长三角地区体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探索区域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未来将有更多城市群将区域体育一体化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体育场馆的共享协作机制,促进体育场馆的集群化、连锁化经营,发挥体育场馆在体育事业中的基础性作用。

  阅读推荐 

4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前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官方旗舰店购买

如需皮书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进行购买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