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0)

来源: 皮书说作者: 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0-12-18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第十二部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0):提升气候行动力》。

  《气候变化绿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的专家联手国内气候变化领域一线学者联合编撰的权威性年度出版物。自2009年推出《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09):通向哥本哈根》以来,气候变化绿皮书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的独特视角,见证了国际气候进程,紧扣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脉搏,反映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为社会公众全面了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提供了丰富、及时和有前瞻性的思想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本报告在皮书类综合评价排名稳居第一梯队,2019年度气候变化绿皮书从419种参选皮书中获评第十一届“优秀皮书奖”一等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并在全球持续蔓延,成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危机,对投资、就业、经济乃至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落实《巴黎协定》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本报告以“提升气候行动力”为主题,从不同侧面深入分析当前国际气候治理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展现国内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行动,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的专题性研究成果,并更新了国内低碳城市建设的评估结果,对关心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各级决策者和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公众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报告强调,为了落实《巴黎协定》,全球需要面向净零排放目标加速转型。中国2030年前实现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将迎来深刻的社会经济转型,挑战与机遇并存。

  提升气候行动力,要正确认识气候风险,统筹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与减排承诺,尽早明确以净零碳排放为导向的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

  绿皮书指出,目前地球正面临“气候紧急状态”。由于全球面对气候变化问题反应迟钝, 15个已知的全球气候临界点,已有9个被激活。尽管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性问题,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的国家面临气候风险时脆弱性更高。为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应对气候风险,国际减排目标已逐渐过渡至净零碳排放导向,欧盟出台《欧洲绿色协议》,多个国家和地区更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提交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

  提升气候变化行动力,首先要明确减排目标。净零碳排放是指在特定时期内,通过显著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等方式平衡大气中的人为碳排放量和碳清除量,以最终达到净碳排放量为零。一方面,在2019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共66个国家和100余个地方政府宣布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明确净零碳排放导向。中国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也提出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截至2020年6月,共17个国家和地区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通报其面向21世纪中叶的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长期低排放发展战略面向21世纪中叶,指导国家、行业发展政策及行动措施;同时将各国行动目标与全球减排、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效连接,弥合与全球温升控制目标相适应的排放路径之间的差距。其中,有6个国家和地区将“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作为长期低排放发展战略目标。欧盟是首个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这一政治意愿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地区。部分国家和地区更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另一方面,截至2020年8月,11个国家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提交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105个国家和地区计划更新增强的气候目标,33个国家各地区承诺将在2020年内更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已更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国家的碳排放总量约占全球总量的2.95%,计划更新增强气候目标的国家和地区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5%。欧盟、韩国等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12.1%的国家和地区表态将在2020年内提交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净零碳排放导向的减排目标更新和战略出台为全球气候行动力提升指明了方向。

  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为完成在2030年前、2060年前分别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的目标,将进一步提升气候行动力。这是中国防治气候风险、降低损失,促进能源、产业、社会绿色低碳化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的必然选择。因此,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绿皮书提出中国推进净零碳排放导向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对策建议:统筹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与净零碳排放导向目标;尽早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布局,分部门、分步骤构建零碳导向的政策体系;对内增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机制效能,对外加强国家气候交流合作。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巨大投资潜力的同时带动了技术减排和能源消费的增长,将对我国重点行业碳排放达峰产生一定影响

  绿皮书指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之一。继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后,此概念多次在中央和国家文件中出现。绿皮书研究初步估计,“十四五”期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拉动9.96-16.37万亿元规模的投资,从能效提升、产业链结构优化、替代原有生产消费方式三方面带来显著的减排效应,而由于建设过程中的钢铁水泥使用、运营过程中的电力消耗和刺激消费新需求也将产生增耗效应。从短期来看,虽然“十四五”时期规模建设投产加速,但能源结构调整幅度并不能快速提升,增耗效应可能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初步分析,综合考虑増耗和减排的直接及间接效应,“十四五”时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平均将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约7300万吨。长期来看,新型基础设施对行业智能化升级改造、绿色化要素协同的减排效应将得到充分发挥。应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低碳技术的深度融合,更好支持绿色制造产业发展和可持续消费升级,在补短板的同时为新引擎助力,并避免高碳基础设施带来的锁定效应以巨额资产搁浅的风险,实现发展和环境的共赢,因此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新型基础设施绿色导向。要以技术和模式创新为驱动,推动以智能化、电气化、低碳化为导向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实施总体规划,避免走“旧增长”的弯路。促使通信业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建数据中心的电源使用效率(PUE)在原本1.4的要求下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大幅提升,充分发挥5G、人工智能技术的减排潜力。提高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标准,更多地应用新型绿色材料。

  二是要引导资本流向,发挥公共投资的撬动作用。政府公共投资应引导社会资本流向,避免短期行为和盲目重复投资,一方面要增加绿色金融供给,在中央预算内投资、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上增加绿色标签比重,另一方面应该设置环境和气候友好的遴选门槛,应考虑逐步形成绿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标准,建立绿色新型基础设施产业目录。要优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警惕“绿天鹅”事件和高碳资产搁置的后遗症,建立新型基础设施的金融机构绿色合规问责机制。

  三是要出台扶持政策,实施绿色新基建激励计划。统筹发挥财税补贴和市场机制的协同激励作用,延续或加强对可再生能源消纳、新能源汽车推广和信息通信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绿色低碳发展“软基建”的投入和营造力度,鼓励重点行业和地区出台和实施“绿色新基建激励计划”,以此引领和推动绿色“一带一路”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发挥经济和环境效应,破除长期的碳排放锁定,实现高质量的绿色复苏。

  全球气候治理对我国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战略机遇

  绿皮书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关于气候变化问题,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因此,我国气候治理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要深刻立足我国国情,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出发,充分认识全球气候治理变革所带来的战略机遇,明确战略目标,增强战略定力,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决维护好国家利益,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要扎实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我国仍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和灾害损失较大的国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自然灾害防治、应急管理和气象工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气象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的“前哨站”和“第一道防线”,各类自然灾害的防、抗、救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是自然灾害综合防灾减灾链条中的首要环节,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推进国家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迫切需要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突发灾害预警能力、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和灾害救援服务保障能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二要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防范和应对能力。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天气气候异常复杂,气象灾害的多样性、突发性、极端性、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多变性、关联性和难以预见性更加明显,气象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越来越难以把握。同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越来越强。在全球化和城镇化发展背景下,人群更加向城镇集中,经济社会活动流动性加大,由此带来的社会孕灾环境更加脆弱敏感、承灾体更加暴露、致灾因子更加复杂多样,气象灾害的放大效应、连锁效应日益凸显,气象灾害脆弱区域越来越广,敏感行业越来越多,气象灾害风险和防御难度越来越大。要立足于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增强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的预见性,防止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到不同行业,进而引发连锁反应,酿成“黑天鹅”或“灰犀牛”事件。要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尊重气候、因地制宜,加强对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其对局地气候的影响评估,增强重大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抗御气候变化风险能力。

  三要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发挥能源和经济转型中的气候优势。减缓气候变化,归根结底是要实现能源和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在可再生能源中,风能、太阳能和水电等就广义而言都是气候资源。我国有9大气候带、22个气候大区、45个气候区,气候资源丰富。我国陆地80米高度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为35亿千瓦,另有7亿千瓦低风速风能资源,近海风能资源也很丰富。因此,可依据气候条件,科学合理开发风能、太阳能和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同时,科学挖掘气候宜居、气候生态、气候旅游等气候资源,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助力绿色发展。

  四要开展气候治理文化建设。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工作,但公众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偏弱,应对气候风险意识较低。气候治理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提高社会气候治理能力,增强抵御气候变化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气候素质,将气候知识列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实现气候文化进课堂。要依靠每一代人的持续努力,在全社会树立节能节约意识、培养绿色低碳行为习惯,形成公民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气候环境的自觉行动。

  相关阅读推送

  报告精读 | 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9)

  报告精读 | 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8)

  报告精读 | 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6)

 

  精彩目录

  Ⅰ总报告

1. 全球净零碳排放动向与中国战略选择

  Ⅱ特别报告

2. 2018年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状况评估

  Ⅲ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进程

3. 2020年全球气候治理形势和展望

4. 国家自主贡献更新模式及中国的应对

5. 欧洲绿色新政与中欧气候变化合作前景

6. 英国“脱欧”后的气候变化政策研究

7. 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青年参与:历史、现状与展望

8. 绿天鹅气候事件下金融行业的低碳变革

9. 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作用、问题及建议

  Ⅳ国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10.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启示

1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重点行业碳排放的影响评估

12. 地方碳排放达峰的行动与实践

13. 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评估

14. 我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形势分析

15. “十三五”工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及成效

  Ⅴ研究专论

16. 气候紧急状态及其对我国气候治理的启示

17. 极地气候与环境的科技、战略和治理问题研究

18. 黄河流域应对气候变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挑战

19. 气候变化应对措施的就业影响及治理进展

20. 性别与气候变化

21.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现状及展望

22. 关于气候传播策略的思考

  Ⅵ附录

23. 气候灾害历史统计

24. 缩略词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手机淘宝APP即可折扣购买本书

  1

  如需《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0)》电子书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进行购买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