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青少年蓝皮书:未成年人在线学习日益受关注,疫情前后变化显著

来源:布鲁布客作者:布鲁布客

发布时间:2020-09-22

青少年蓝皮书

  2020年9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方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唐绪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先后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发布了题为《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主体地位,加快完善网络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报告。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运用飞速发展,未成年人在各种互联网新应用、新服务的陪伴下成长,他们的学习生活受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影响,对于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进行持续监测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希望全社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参与,共同探讨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保护、规制这个大课题。“中国网脉工程”子项目“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自2006年启动,2020年1月,项目组完成了第十次全国抽样调查。青少年蓝皮书就是该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基于第十次调查的最新数据,本书(第六册青少年蓝皮书)对于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网络行为、网络认知、网络交往、网络表达、网络学习、网络素养等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报告,对网络流行文化、人工智能技术、网络课程、网络游戏等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热点话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特别是同时对港澳台青少年互联网运用现状进行分析报告,首次完整呈现了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本书还对美国青少年2000~2018年的互联网和新技术运用状况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分析。

  未成年人在线学习日益受关注,

  疫情前后变化显著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课题组对全国7~18岁的在校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在线学习以37.0%的比例位列未成年人上网目的的第3位,与2017年(13.4%)相比提升显著。这说明近年来在线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已经对未成年人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明显影响。在参与网课的比例方面,各年级学生群体参与网课的比例均高于80%,且城乡在网课普及率上差距不大。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参与网课的学生数量与年级成正比,而高中阶段选修网课的学生比例略有降低。学习科目上,英语(41.0%)、数学(37.9%)和语文(28.8%)是未成年人在线学习的主要内容,音乐、绘画等艺术类科目,以及编程、乐高、人工智能等在线课程也受到未成年人和家长的青睐。

图1

  图1 参加网课科目种类占比情况(多选题)

  在参与在线学习的时间和效果上,总的来看,网课所占时间并不多。调查显示,41.2%的未成年人每周网课时间不足1小时,仅有3%的未成年人每周在线学习8小时以上。未成年人对在线学习的态度也呈现两极分化,50.1%的未成年人对网课表示“一般”或“不喜欢”,而对网课表示“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的占43.6%。对网课的喜爱程度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且乡镇学生对网课的喜爱程度也低于城市学生。在线学习已经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方式。调查显示,求助“学习类App”已经成为未成年人在家学习或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寻求答案的重要方式,仅次于求助家长,位列求助老师和同学之前。而在网课的作用上,65.6%的小学生认为网课提高了成绩,与对网课的态度相似,初中生和高中生对网课的作用认同的比例逐渐递减,体现出网课对学生的影响也随着年级的提升而逐渐减弱。

图2

  图2 未成年人对网课的态度

  在疫情发生后进行的调查中,在线学习以69.7%的比例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学习内容上,英语、数学、语文、物化生、作文等科目的比例有所提高,而艺术类和编程、机器人等兴趣班的比例明显下降,体现出网课向正规学校教育全面倾斜的趋势。对于网课和真实课堂的区别,49.5%的未成年人认为网课效果不如真实课堂,38.6%的认为两者差不多,仅有9.4%的受访者认为网课效果更好。

  “数字化生存”是未成年人的现实,

  网游沉迷、过度依赖等仍然需警惕

  蓝皮书指出,当代未成年人“数字化生存”程度不断提升,在享受数字生活带来快乐和便利的同时,一些未成年人对电子产品和网络的依赖不断加深甚至成瘾,这对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引发了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未成年人平均网龄超过6.3年,中学生拥有智能手机的平均年限达到4.87年,最长的达到15年。网络运用时间增多,运动时间随之减少,视力问题愈加严重;便捷的信息服务导致主动思考减少,亲子间沟通不足,家庭和学校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欠缺指导;不良信息、网络诈骗、隐私泄露等网络风险严重危害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网游沉迷等风险仍然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巨大挑战。网游沉迷是家长和舆论长期最为关注的话题,而近些年,短视频、直播等也容易让未成年人过度上网。而这些问题,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则呈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表征,也折射了更多的社会问题。

  长期以来,“网瘾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标签,给部分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困扰。多年来,有关各方针对网瘾青少年不断探索矫治纠正方法,但多数收效甚微,有些方式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对未成年人的身心造成了严重伤害。近几年,作为一种新的视角,社会工作开始介入青少年“网瘾”问题,在帮助未成年人摆脱网络依赖、恢复正常生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社会工作超越了传统网瘾矫治方式的局限,通过个体、小组和团队支持等手段,将未成年人、家庭、社区、学校、朋友群体等均纳入其中,以平等、尊重、关怀的方式改善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和态度,从而引导未成年人走出网瘾困扰。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开展和队伍建设刚刚起步,各方面对社会工作的理解认识和制度保障不足,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障碍,急需相关方面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社区保障等体制机制上给予更多的支持。

  未成年人互联网行为存在五点问题需要关注

  蓝皮书指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行为存在以下特征及问题:

  (一)互联网全面普及后,需关注城乡使用行为差异

  相较于“80后”“90后”的互联网使用情况,“Z世代”的互联网使用率几乎达到100%。随着千元手机、低价流量的普及,城乡地区在互联网接触率上的差别基本消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城乡之间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不存在差异。未来城乡的互联网差异将逐步从“能否使用”过渡到“如何使用”。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建立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尤其是要关注城乡教育差距,免费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本次调查已初步显示,城乡未成年人在上网设备、接触内容、用网时长和使用频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随着手机成为网络接入的主要终端,农村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而如何加强规范引导,提升乡村地区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

  (二)网上课堂的适用性和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蓝皮书指出,此次调查显示,对于网课持“喜欢”或者“不喜欢”态度的未成年人数量接近。另外,长时间网课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值得关注。调查发现,未成年人主要通过手机上网,占比达到75%以上,而用电脑上网的未成年人仅占14%。按一节网课40分钟计算,大部分学生在疫情期间每天用手机连续听课4~6小时,时间过长,上课效果不太好,且手机屏幕较小,易造成未成年人视力损伤。

  (三)智能化产品逐渐进入未成年人生活

  未成年人已成为智能化产品使用的先锋群体。随着AI、5G、物联网等智能技术的不断普及,居民进入智能互联时代。青少年使用智能产品的频率和时长日渐增多。调查显示,12.4%的未成年人使用智能机器人上网,20%的人使用智能手表上网。

  智能化产品进入未成年人学习和生活,其影响值得关注。一方面,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技术和家庭机器人可以有效帮助未成年人群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出行、交流成本;但另一方面,智能技术背后的“算法黑箱”“信息黑洞”“隐私侵权”等问题也日渐浮出水面。伴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流行,城乡未成年人在知识获取上可能面临新一轮的“数字鸿沟”,城乡未成年人在线教育方面的“智能鸿沟”可能会进一步加深。

  (四)互联网流行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容小觑

  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巨大。调研数据显示,未成年人对网站视频、短视频、二次元文化、网络文学、直播和论坛的使用已十分普遍,尤其是使用视频类App的未成年人已占其总人数的六成以上。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呈现出不少新的特征,值得关注。2020年2月,公众视线集中和聚焦于新冠疫情的各类报道,但是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中还引发了几期备受关注的舆情事件,可见网络流行文化不仅在青少年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已经开始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227事件”背后的资本、粉丝群体与社会力量的角力,使事件呈现出复杂性,事件也从粉丝、同人文化演变成全民对于资本控制、教师言行、教育问题等的全民大讨论。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背后的消费行为也不容忽视。

  (五)信息时代的家庭教育和代际关系值得关注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教育生态和代际关系产生巨大影响。首先,信息时代的家庭教育愈发强调监护者的主体责任。除了有效保障未成年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权益外,有关媒介素养培养的主体责任开始显现。家长如何提升自我媒介素养,并在此基础上配合学校,重视、引导未成年人的媒介理念,成为关键问题。其次,我们可以发现,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使用成为影响新时代代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虽然大部分被调查的未成年人具有较好的自控性,但仍有超过一成的人数表示会因此与家长起冲突。

  2020年9月21日下午14:00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新书发布!

  福利来啦!

  发布会直播期间(中午12:00起至晚上24:00),通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淘宝店购买《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即可享受6折限时优惠喔~

 

  微博一直播通道

  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跳转至皮书微博

  观看直播

       直播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淘宝直播间

      淘宝直播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手机淘宝APP即可折扣购买本书

青年淘宝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