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反腐倡廉蓝皮书:群发性学术不端问题值得关注

来源:布鲁布客作者:布鲁布客

发布时间:2020-06-16

  2018年以来,国内主流媒体公开报道的学术不端案例较前些年有了大幅增加,数量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凸显了全社会对学术不端问题和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视。据统计,从2018年初至2019年10月底,国内媒体共报道各类学术不端案例约20起,涉及18所高校,涉事人员23人。此外,媒体还报道了16起涉嫌学术不端案例,涉及9所高校,涉事人员17人。两项合计,媒体共报道学术不端和涉嫌学术不端案例36起,涉及27所高校,涉事人员40人,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湖南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各5起),其次是天津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各3起)。

“翻旧账式”学术落马占多数

  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具有隐蔽性,学术不端的发现和查处具有滞后性。2018年以来受到媒体关注的学术不端问题,90%以上都是多年前发生的。杭州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单桦的论文抄袭,发生于2004年,曝光于2017年,间隔了13年,2018年受到媒体关注。间隔时间最长的则是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李仕春和湖南大学硕士生董岚涉嫌学位论文抄袭,均发生于2002年、曝光于2019年,间隔了17年。

学术不端问题的曝光具有较大偶然性

  研究媒体报道的学术不端案例发现,其中不少案例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曝光的,若非“机缘巧合”,这些学术不端行为可能永远不会被发觉。如前文所述的翟天临事件,如果他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没说“什么是知网”,其学术不端问题很可能一直不会被发现。翟天临事件因其戏剧性,被一些网民戏称为“一个知网引发的惨案”。

  同样偶然的还有湖南大学马晓慧硕士论文涉嫌抄袭事件。2009年,湖南冷水江地区发生一起英语老师被强奸杀害的凶案,正在上高中的谢伟和同学刘浒作为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判处无期徒刑。谢伟的父亲谢国东认为儿子是被冤枉的,十年来一直为儿子的案件奔走申诉。为此,他自学法律知识,无意中发现曾负责儿子案件的娄底市检察院公诉人马晓慧的硕士学位论文与此前他看过的一篇文献高度相似,于是使用了查重软件检测,发现马晓慧论文与该文的重复率高达近九成。2019年6月,谢国东实名举报马晓慧硕士论文涉嫌抄袭。湖南大学表示,将加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绝不姑息。截至2019年底,关于马晓慧硕士论文涉嫌抄袭调查处理还没有结果。

群发性学术不端问题值得关注

  与以往曝光的学术不端案例绝大多数为个体作案不同,2018年以来媒体曝光的学术不端案例中,出现了一些群体性、团队型的学术不端行为,涉事人之间存在一定关联,甚至以团队形式相互配合进行学术造假。

  2013年开始,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徐国祥不断被人举报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厦门大学)抄袭问题,此外徐国祥的两部著作也涉嫌抄袭。直到2019年3月,上海财经大学才对徐国祥涉嫌学术不端问题做出回应,认定徐国祥的论文属于“适当引用”范围,不构成抄袭。之后,上海财经大学有学生发现,经徐国祥指导并取得博士学位的余明元(2004年)、蒋迪娜(2008年)、牟嫣(2009年)三人的学位论文,同样涉嫌抄袭。有人认为,上海财经大学存在“抄袭窝案”。上海财经大学对余明元等3人涉嫌博士论文抄袭问题启动了调查,但截至2019年底仍没有公布调查结果。

  2019年3月,专注于报道学术不端丑闻的外文网站For Better Science刊载的一篇报道,披露了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孙玉兵等人涉嫌团队论文造假问题,包括数据造假、一图多用、一线多用以及互相引用以提高引用量等。所涉人员除孙玉兵外,还包括厦门理工学院实验师黄晓鸣、副教授潘敏、黄山学院讲师李丰伯等人。2019年4月,华北电力大学、厦门理工学院、黄山学院对孙玉兵等人涉嫌学术不端行为做出回应,称已经或即将开展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发布。此事截至2019年底仍没有下文。

  团队学术不端事件表明少数学者结成了学术关系网,形成了错位的利益共同体。相比于个体学术不端行为,团队型学术不端问题对科研诚信和学术生态的危害更大,查处难度也更大,值得引起重视。

最新上架

1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