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药品流通蓝皮书: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 (2019)

来源:皮书说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19-09-18

  近日,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药品流通蓝皮书: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19)》。

  自2014年出版首部药品流通蓝皮书起,《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连续出版六年,报告内容紧跟时代步伐,紧贴行业现状,从不同角度反映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情况,并以行业研究为主线,深刻剖析行业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实用性和准确性等特点。

  《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19)》以“创新药品流通”为主题,对2018年以来药品流通行业相关政策、各业态发展特点、企业在技术及经营模式中的创新等进行了探讨,并包含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百强排序、各品类区域销售统计、企业数量统计等行业关键数据信息,内容充实丰富,信息量大,是行业内不可多得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年度文献,为行业内外人士提供了工作及研究高质量的宝贵资料。

1

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呈现六大趋势

  药品流通行业继续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019年,我国仍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各项改革仍需攻坚克难,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增速受多重因素影响可能有所放缓。但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健康理念持续增强,全社会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将不断增长,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将促使药品流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因此,2019年行业总体发展仍将呈现稳步增长、增速放缓的态势。

  新一轮兼并重组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

  随着行业内生性增长趋缓,药品流通行业将进入新一轮的外延并购周期。国药集团、上海医药、华润医药商业、九州通等全国性药品流通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拓展国内流通网络覆盖面;广州医药、南京医药等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也将加快跨区域并购,提升区域覆盖率和市场影响力;规模较小、渠道单一、资金实力不足的药品流通企业可能面临市场淘汰。年销售规模超5000亿元的龙头企业将较快出现,排名前列的全国性企业销售额占全国市场总额比例也将持续提高。除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外,流通企业参股、控股医疗机构,或收购上游的中药饮片、制剂等制药企业的现象也将逐渐增多。

  医药供应链物流服务规模化、标准化及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药品流通企业将通过整合供应链,向上游生产研发服务和下游终端销售服务方向拓展业务。向上为制药企业提供临床试验、采购计划、库存管理、端到端物流及数据信息服务;向下为医院、诊所、养老院、零售药店提供院内物流、药房管理、药学服务、药品追溯等精细化延伸服务,逐步实现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无缝衔接。药品流通企业也将从传统的药品分销商向高质量的医药供应链服务商,进而向医疗供应链服务商转型,实现规模化发展,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专业化及标准化服务,为行业创造新的价值。

  医药电商全方位打造大健康生态圈

  在国家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大背景下,发展“互联网+药品流通”“互联网+药学服务”迎来重大机遇期。医药电商企业将利用自身信息化、数字化优势,全面整合互联网医疗机构、网上药店、患者等终端资源,探索开展创新服务,为互联网医疗机构提供医保结算便利和医疗大数据查询等服务;为网上药店提供远程审方、用药指导和物流配送等服务;为患者定制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打造以患者为中心、以数据为纽带的开放共享的大健康生态圈。

  专业支撑与科技赋能推动零售药店转型升级

  2019年,随着以国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定价模式和医保支付标准改革为突破口的“三医联动”改革向纵深推进,药品零售业态结构、竞争方式和供应链关系将加速改变,新的零售生态系统将逐步形成。在政策、科技与市场的合力影响下,特药(DTP)药房、慢病药房、“药店+诊所”、中医(国医)馆等专业特色药房将不断涌现,药学服务专业人才将成为药品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智慧药房将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一些零售药店将改变传统服务方式,借助微信支付、刷脸支付、AI机器人导购等信息化、智能化工具,打造移动场景营销、无人售药等新模式,加速企业转型升级。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药品流通行业的转型发展要适应时代变化,着眼于整个医药与大健康供应链效率、质量及安全的提升,管理的模式必将发生改变,需要聚焦核心能力夯实基础管理。一是要加强行业信用建设,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加强行业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根据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要求,围绕信用体系建设目标,努力打造诚实守信的标杆企业形象,创建信用品牌示范单位。二是要健全药品流通企业管理和服务标准规范,通过标准制定和实施,规范经营服务行为,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三是人才将是行业竞争的焦点。企业要适应专业化、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努力打造复合型、专业型、知识型、创新型人才队伍,其中优化中高层管理团队则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

医药流通进入结构调整期

  在资本的推动下,药品流通企业正在由传统的增加产品、拓展客户以及开拓新店等内生式成长方式向并购重组的外延式成长方式转变,行业竞争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一些大型医药产业集团分拆流通业务板块单独发展,或通过并购进入药品流通行业,并逐渐作为主营业务进行开发。一些区域性批发企业为了渗透市场终端,不断向下游零售企业拓展。还有一些药品流通企业借助资本力量收购上游的中药饮片、制剂等生产企业,不断强化自身供应链优势。

  在新技术、新动能的驱动下,“互联网+药品流通”将重塑药品流通行业的生态格局。一是O2O模式(线上到线下),企业运用互联网新技术迅速抢占个人用户的移动终端市场,如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培育用户线上支付、线下使用的购药习惯。二是B2B模式(企业对企业),企业利用“医药分开”“两票制”等医改政策实现从医药厂商到流通企业的无缝对接。三是B2C模式(企业对顾客),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在向患者售药的同时可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提醒、资源共享等服务。四是FBBC模式(工厂-企业-顾客),将医药行业上下游的全部交易逐步纳入平台体系,帮助上游厂商监测药品库存、销售情况,助力下游药店做好客户管理、增加客户黏性。未来随着医药电商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跨界融合的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深化医疗服务定价改革需要长期改革设计

  打破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地位

  首先,要打破公立医院的行政垄断地位,放开准入管制,不要对社会办医设置有形或无形的行政障碍,在设置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时对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一视同仁,让供方充分竞争,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权,为医保经办机构提供谈判空间。尽管各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度背景有所不同,但普遍形成了民营医疗机构为主体、竞争充分的医疗服务市场,让患者享有充分的“用脚投票”自由权,保证医保基金流向效率高、服务好、参保人认可的医疗机构或私人执业医师,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医疗保险管理方的管理难度。

  放开医药价格管制

  放开医药价格管制,力求体现医生的人力资本价值,而非人为压低医疗服务价格。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鲜有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直接管制的,供方之间充分竞争即可确定均衡价格,即市场化的医生薪酬。对于药品,无论大框架是自由定价还是价格管制,药品议价和二次议价均普遍存在,由医院负责所有治疗项目的适宜性,以激励医院控制成本。

  改革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

  取消“定编定岗定工资标准”的人事薪酬制度,赋予医院用人和收入分配自主权,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人事薪酬制度,给其节约成本的激励机制,为打包预付费制提供前提条件。医保支付方式即给医疗机构和医生付费的方式,也就是医疗机构和医生获得收入的方式,不同的获得收入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经济激励机制,即不同的支付方式对应着不同的激励机制。这个逻辑成立的前提是医生的薪酬获得方式和医保支付方式连在一起,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成功的前提是医生薪酬制度要进行同步改革,也就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成功的前提是医生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允许医生自由执业

  改革医疗行业人事薪酬制度的关键首先是改革人事制度,因为什么样的人事制度对应什么样的薪酬制度。对于我国,关键的改革是要打破医生“铁饭碗”,让医生自由流动,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医体制。允许医生自由执业,让医生自由流动,实行医生合同制,自然可以打破公立医院的僵化薪酬制度,同时为公立医院外的医生人力资本市场和社会办医提供人才支撑,有助于竞争性医疗服务市场的培育和市场化均衡价格的形成,从而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标准和参照系。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鲜有对医生执业进行的限制,如美国或实行雇员制或医生可自由选择在不同医院执业,并且符合规定的医生均可以自由开办私人诊所。

  允许执业医师自主开办医疗机构,取消卫生行政审批

  取消非公立医疗机构区域卫生规划,放开包括诊所、门诊部在内的小型医疗机构的举办权,只要是有合格资质的医生举办医疗机构就不再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只需要工商登记。

  建立医疗服务质量信息强制披露制度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还应该建立医疗服务质量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鉴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为保证患者享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并获得质量保证,应当规定医疗机构对医疗服务质量相关的度量指标进行定期披露,使患者在“用脚投票”时有标准可依据。信息披露制度也是建立声誉机制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且是打包预付制推行的保障。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中国药品流通行业70年发展历程与成就

  2. 2018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Ⅱ 政策篇

  3. 2018~2019年医改政策对药品流通行业的影响研究

  4. 医疗服务定价改革研究

  5. 2018~2019年药品监管改革相关政策及其对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

  6.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及展望

  7. 带量采购对药品流通行业的影响和思考

  8. 我国罕见病药物短缺状况分析与解决建议

  Ⅲ 行业篇

  9. 2018年全国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进展情况综述

  10. 2018年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运行情况分析

  11. 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现状报告

  12. 2018年典型药品批发企业品类销售市场分析报告

  13. 三方信息共享下的药店创新模式初探

  Ⅳ 医药供应链篇

  14. 2018年中国医药物流发展分析报告

  15. 上药科园信海的专业化医药冷链质量管理

  16. 广州医药在省内多仓运营及网络建设

  Ⅴ 中国药店篇

  17. 2018年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分析

  18. 社会药房驱动下的“三医联动”新趋势

  19. 我国药品零售市场执业药师队伍发展态势

  20. 中国药店的专业化升级之路探索

  21. 国药控股湖北国大药房专业服务实践

  22. 医药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Ⅵ 医药电商篇

  23. 2018年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24. 2018年药品流通行业信息化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25. 互联网时代下的处方药新零售

  26. 百洋智慧药店模式助力连锁药店智能升级

  27. 基于数据桥接链的药品追溯监管服务

  28. 111集团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药健康生态圈

  Ⅶ 国际篇

  29. 欧洲发布《反假药指令》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0. 药品数字供应链

  Ⅷ 区域篇

  31. 推动天津市药品流通行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

  32. 2018年湖南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情况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