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贵州蓝皮书:贵州大生态战略发展报告(2019)

来源:皮书说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19-06-28

  近日,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贵州蓝皮书:贵州大生态战略发展报告(2019)》在贵州发布。

  《贵州蓝皮书:贵州大生态战略发展报告(2019)》,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区域报告、专题报告和附录等五部分,第一次以蓝皮书的形式全面总结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可以购买本书哦~

1

  01

  贵州初步形成了以“五个绿色”“五个结合”“五场战役”为主要内容和特色的大生态战略行动路线图

  蓝皮书指出,自被列为首批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以来,贵州相继得到了中央一系列的重大政策支持,这也为贵州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无穷的原动力。以短期治标为出发点,长期治本为落脚点,标本兼治为行动要义,贵州不断加大对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领导力度,全面系统地加强顶层设计,有条不紊地安排部署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通过顶层设计筹划蓝图和系统谋划构建支柱,初步形成了以“五个绿色”“五个结合”“五场战役”为主要内容和特色的大生态战略行动路线图。

  以“五个绿色”为主要内容

  大生态战略行动是涵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建设行动,贵州结合国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要求与省情实际,将大生态战略行动的内容具体化为经济、家园、制度、屏障、文化等五个绿色。第一是发展以四型产业为主的绿色经济。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指导方针,引导具有技术含量、就业容量和环境质量的四型绿色产业加快发展、逐步壮大,加快建立及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见表1)。第二是打造以山水城市、绿色小镇及美丽乡村为主题的绿色家园。将绿色理念全面贯穿、融合于家园建设之中,加快城乡建设中的建筑绿色化进程。第三是完善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绿色制度。不断完善绿色发展的市场规则、管控机制和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加快构建符合贵州实际、具有贵州特色的地方性法规,推动生态文明立法、执法、司法相统一。第四是以打好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为抓手筑牢绿色屏障。一方面大力猛攻污染防治的“突围战”,另一方面坚持不懈地打好生态建设的攻坚战,以确保全省的森林覆盖率在2020年达到60%以上。第五是培育多层次全方位进生活入思想的绿色文化。设立“贵州生态日”,深入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绿色低碳出行,支持各地方、各部门开展特色鲜明的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以及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绿色创建活动。

  以“五个结合”为外延路径

  贵州提出要突出“生态+”,把大生态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做到立足生态抓生态,又跳出生态抓生态,实现生态与各方面工作的互促共进。将大生态与大扶贫有机结合,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将大生态与大数据有机结合,实现传统产业数据化转型升级高质高效低污染发展,实现环境监测智能化,使预警更为科学灵敏;将大生态与大旅游有机结合,使生态建设与旅游互相支撑;将大生态与大健康有机结合,让绿色与健康相伴相随;将大生态与大开放有机结合,让绿色更加开放,一体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达到“1+1>2”的效果。

  以“五场战役”为行动先导

  随着贵州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污染已逐渐成为贵州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面临的主要问题,贵州以最大的决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役、碧水保卫战役、净土保卫战役、固废治理战役、乡村环境整治战役等“五场战役”,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既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认可,也能在历史长河中经得起检验。

  (参见《贵州蓝皮书:贵州大生态战略发展报告(2019)》p5~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6月)

  贵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面临重大挑战

  蓝皮书指出,贵州在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中面临重大挑战。

        1. 生态文明建设“三期”叠加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方位做出了判断,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三期”的重大判断指出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挑战所在。关键期表明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严峻性;攻坚期表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绿色需要;窗口期表明环境治理提高到了新水平。

        2.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挑战

  当前,全国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阶段,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和国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绿色、节能、循环、低碳的发展方式渐成主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贵州的水泥、煤炭、磷肥、铝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要实现换挡不改势,必须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绿色增长”,又要从生态中挖掘新的增长点,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培育新的产业链。

        3. 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挑战

  到2020年,贵州既要让155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又要保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贫困”转向“美丽富饶”,双重任务艰巨而繁重,面临着“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严峻挑战。同时,当人们不再为物质产品短缺而发愁,期待享受良好的生态红利时,这种由“盼温饱”向“盼环保”、由“求生存”向“求生态”的变化,对增强有效生态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

        4.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带来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贵州经济发展较多依赖投资拉动,这种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的矛盾越来越凸显。据测算,未来五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过2万亿元、城镇化率提高到52%以上,按照目前消耗强度,仅水和能源需求量就将分别提高35%、55%左右。

  此外,贵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还存在一些基础性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艰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治理难度加大,生态环境投入不足。绿色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绿色产业规模还不大,层次还不高,产业集聚还不够,产业结构偏重偏低。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动力不足,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还不多,以绿色为导向的指挥棒尚未真正建立,对改革效果的总结评估不够。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还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抓发展与抓保护存在脱节现象等。

  贵州将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2019年,贵州的绿色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领跑全国

  当前,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关系人类发展的问题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已成为外交领域中共同点最多、分歧点最少的话题。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贺信中指出,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大生态战略行动既是贵州顺应世界文明发展大势、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抉择,也是突破既要赶又要转、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大生态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成绩可圈可点,但离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愿望还有较大差距。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贵州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准确指出了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整改进展滞后等问题,这是贵州大生态战略行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下一步,贵州将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以更加严格的制度、更加扎实的作风抓好整改,解决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欠账较多、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扛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政治责任。

  全民环保深入人心,绿色意识更加凝聚

  生态是最普惠的福祉,环保意识已经随着多彩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青山绿水、清新鲜香的空气深入人心。生态日的开展,河(湖、库)长制、林长制等的实行将进一步推进全民环保认识和环保意识水平的提升。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督察和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意见的反馈,将进一步警醒贵州生态脆弱的客观条件并未变化,环境历史欠账还未消解,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依然任重道远。这些情况,都将从多个方面促进贵州绿色意识的进一步凝聚。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绿色屏障更加稳固

  贵州将在2019年对生态环境问题发起猛攻,在生态建设上,将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以达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实现60%的目标。在污染防治上,会更大力度推进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实现磷石膏新增堆存量为零的目标;更大力度推进南明河、草海、乌江流域等水污染防治,更大力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更美丽的家园。同时,既需要持续抓好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也需要抓好“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双重任务会传导更大的整改动力,进一步推进贵州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绿色经济不断壮大,生态脱贫成效显著提升

  2019年是贵州脱贫攻坚决战之年,2020年是决胜之年。在决战决胜的时代背景下,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引领下,发挥好生态环境的比较优势,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现代高科技产业将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实现突破性进展,工业、服务业、农业绿色化发展水平将快速提升,特别是石斛、刺梨、竹木等精深加工能力将大大提高,茶叶、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绿色生态产业会更加风行天下。推进农村绿色经济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2019年,贵州的绿色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领跑全国。

  贵州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许多突出困难和问题

  蓝皮书指出,贵州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许多突出困难和问题,需要在下步工作中加以解决。

  1.思想认识还有差距

  对新时代全面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督察执法和目标考核的形势变化分析不够,认识不足,对上级工作要求、整改标准、推动方式的新变化反应不快,适应性不足。思想观念、形势研判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存在明显的层级递减现象,很大程度上还没有从惯性思维和以往的行为方式上转变过来。有的地方不适应严格的环境监管带来的限制,不想管、不愿管的错误认识有所抬头。

  2.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难度越来越大

  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高水平既是名声在外的品牌,同时也是艰巨的任务和巨大的压力。全省工程减排的空间日益收窄,必须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大环境监管力度、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和水平上来。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压力较大,生态环保投入资金缺口较大,锰渣、磷石膏、赤泥等大宗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与污染防治均需下大力气开展科技攻关、开发应用。

  3.环境综合管理能力仍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

  环境形势研究预判、综合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专业队伍有待加强,监测执法能力依然不强,环境质量预测预警能力有待提高,环保投入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全省环境在线监控监测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4.环保设施不足仍然是短板

  自2013年以来,贵州省加大投入,建成了一大批环保设施,提高了治污水平。但是,环保设施总量不足仍然是环保工作中的突出短板,全省大部分农村没有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对此,蓝皮书建议:

  聚焦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集中力量打好蓝天保卫、碧水保卫、净土保卫、固废治理、乡村环境整治五场标志性战役,是贵州省新时代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推动环境治理关键要将这五场战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在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中予以重点把握。要深入开展扬尘污染和“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加强大气环境质量管控,严防污染天气发生。建立健全水环境质量应急管理机制,统筹好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统筹好城市和农村污染防治,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突出问题整治、黑臭水体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全面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作,加大重金属历史遗留废渣治理。推进磷石膏、电解锰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置。深入开展工业渣场污染治理,进一步推进医疗废物处置体系建设。深化“双十”污染治理机制,组织各地梳理生态环境较为突出的问题,实行党政领导包干督办制,限期完成治理。

  创造性扎实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

  深入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国土绿化、绿色贵州建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动,打好石漠化治理攻坚战、持久战,深入推动绿色贵州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康养旅游等相结合,创新“互联网+义务植树”等形式,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参与度,促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深入开展城乡绿化美化,以创建国家级、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加大工业园区绿化、城郊绿化、城镇绿化、乡村绿化、废弃工矿地生态恢复、四旁植树等力度,推动绿化成为开展各项建设的前置条件。完善森林经营补贴制度,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以及珍贵大径材林,坚持不懈抓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实行“占一还一”的措施,建立和落实林地分级管理、差别管理、定额管理等长效机制。深化生态示范单元创建,规范和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严格管理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大力提升全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总体水平。

  协同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协同实施沿江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恢复与改善重要河流、湖库、湿地和城镇水环境、水生态状况。大力推进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流域防护林建设。建立健全与长江流域省市的生态环保联防联治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出台和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河长跨省区治理模式,推动生态环境联合执法、联合监测、共同治理。

  持续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严格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涉危涉重企业在线监控设施运行作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项目、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等领域保持高压执法态势,对重点问题实施专项督察,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犯罪行为。强化与司法机关联动,采取联合突击检查、挂牌督办、开展专项行动等方式,通过纳入环保信用“黑名单”等监管措施,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切实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加快垂管制度改革,推进综合执法队伍特别是基层队伍能力建设,加强环境治理部门间横向、纵向统筹协调,加强环保部门与下级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对接,推动形成生态环境工作合力,加强污染防治攻坚和问题整改。积极推动环境治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对环境风险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强化涉及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重金属等重大环境风险源的风险防范工作,加强突出生态环境风险问题整治,开展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督促指导企业切实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环境信访举报案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环保热点、难点、险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领域科技攻关,推进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贵州绿色家园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蓝皮书指出,贵州紧紧围绕山水城市、绿色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城乡一体,统筹推进城区、城市周边、乡镇、村庄和交通水系等的造林绿化,建设林城相宜、林居相宜、林路相宜、林水相宜、林田相宜的城乡绿色家园,积极推进城镇留白增绿,着力打造绿色家园,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使老百姓享有惬意生活休闲空间。

  山水城市建设实现增彩添绿

  贵州从宜居、宜业、宜游出发,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推进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大幅增加城区绿量,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不断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亮化、绿化、净化、美化水平,使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公园建设和城市绿地面积大幅提升,新增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4827.01万平方米,城市公园绿地面积652.20万平方米,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2.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5平方米。

  绿色小镇建设体现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物

  贵州把绿色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底色,以建设示范小城镇为抓手,依托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彰显建筑风格和文化品位,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体现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物的绿色小镇。

  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贵州美丽乡村建设起步早、影响大,大致经历了探索推广、丰富提升和整体推进三个阶段。2000~2013年,贵州以推广余庆县“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此为探索推广阶段。2013~2016年,贵州以“水、电、路、讯、房、寨”等基础设施提质改善为重点,实施六项小康行动计划,此为丰富提升阶段。2013年,以建设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为重点,出台《关于实施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意见》,着力建设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2016~2020年,按照“一个村庄都不落下”的目标,全省重点实施“10+N”行动计划,即以绿化工程、垃圾污水治理、特色文化保护发展等“10”项行动为主线,引导各地选择“N”个项目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此为整体推进阶段。2018年2月,按照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贵州省全面启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和谐社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贵州紧紧围绕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和谐,把绿色健康理念融入社区建设全过程,注重人与建筑、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促进社区建设生态化。注意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加快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通过购买服务等措施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促进社区服务人性化。

  绿色文化培育对新时代贵州具有重要意义

  蓝皮书指出,新时代绿色文化是对新时代生态文化的形象化表达,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文化形式,它表现为人们对新时代生态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行动认真等过程,也是生态文明最为主要的、最为恒久的、最为突出的标志性体现。这就意味着,新时代绿色文化需要培育,引导人们尊崇绿色文化、践行绿色文化理念是时代的新要求。

  对贵州而言,绿色文化从培育到形成的过程,是生态文明形成并走向成熟的过程,亦即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过程。2016年,贵州成为全国首批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明确了贵州在战略定位上全力打造五个示范区的目标任务,分别是: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建设示范区、西部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脱贫攻坚示范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区。其中,建设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区赋予了新时代贵州绿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培育绿色文化对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美丽贵州具有深远的意义。

  贵州绿色文化培育取得成效

  蓝皮书指出,贵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殷殷嘱托,严格对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目标任务,更加自觉地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好新路,久久为功培育绿色文化,全民绿色生态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尊重自然、呵护自然蔚然成风。

  确立贵州“生态日”,绿色生态价值观深得人心

  从2015年起,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贵州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职工带头上山植树已成为常态。2016年9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设立“贵州生态日”以来,各地四大班子成员以上率下、身先士卒,带头参加义务植树,累计带动40万干部参与“巡河、巡山、巡城”“三巡”活动,推动了广大群众植绿、爱绿、护绿,有效地提高了公民的绿化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爱绿护绿添绿正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开展绿色创建,绿色价值观得到广泛认可

  积极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村寨、绿色家庭等创建,最美森林、最美河流、最美高速公路、最美村庄、最美社区和古树名树等绿色评选活动深受群众喜爱。目前,贵州已经成功创建了一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1个)、生态县(2个)、生态乡镇(56个)、生态村(14个)。数以十万计的志愿者参加护林、护水、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活动,全省表彰了一批“十大生态护林员”、“十大环保卫士”和“十大生态环保志愿者”。此外,各级党政机关积极践行绿色出行等绿色活动。举办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培训班,培训党员干部8万余人次。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理念进课堂、进校园,教育引导各高校、中小学学生大力践行绿色生活。创办了《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全国第一本关于生态文明综合性政经评论类刊物。

  推进绿色建设,绿色行动蔚然成风

  印发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森林扩面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实施新一轮绿色贵州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着力治理石漠化、水土流失等,扎实推进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森林城市体系建设,全省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的47%提高到2018年的57%。全面禁止天然林盗伐、商品性采伐,全面推进森林管护,不断完善林业资源管护体系,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达到114处,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梵净山成功申遗,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增至4处,成为全国自然遗产地最多的省份。在全国率先出台《贵州省国有林场条例》等法规,积极推进林业“三变”改革,启动实施重点生态区位人工商品林赎买改革试点,林业发展活力不断释放,2018年全省林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践行绿色理念,绿色发展政绩观牢固树立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生态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同时又是全国范围内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的多重压力下,贵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形成了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相融、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之路”。一方面,2016年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来,贵州立足成为全国示范区,积极开展绿色发展、生态脱贫、绿色绩效评价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创新。特别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加强对干部的“生态约束”,不仅体现在领导干部离任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上,还体现在考核上。近年来,陆续取消或弱化了50个贫困县的GDP考核,坚持把生态质量评价作为三项核心指标之一,列入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加强对各市州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率先在全国发布绿色发展指数、开展生态环境损害党政干部问责、生态保护红线、五级河长制、排污权有偿使用、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改革举措,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另一方面,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坚持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出台了实施绿色经济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四型”产业四型产业,即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深入推进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双千工程”,加快推进传统产业、企业绿色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2018年绿色经济占贵州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了40%。深入开展生态扶贫十大工程,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脆弱的地方实施生态搬迁和易地扶贫搬迁,累计搬迁了148万人,实施绿色扶贫产业项目15000余个,受益贫困户超过200万人。2018年,公众对贵州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国第二位。

  探索绿色治理,绿色制度逐渐完善

  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坚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逐渐形成了依法依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好法治环境。特别是进一步完善了执法监督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展由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率先实施生态司法修复,率先成立生态文明律师服务团和生态环境保护人民调解委员会,率先发布全国首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确认书,率先设置环保法庭并推动公检法配套的环境资源专门机构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创新完善了地方性环保政策法规。率先出台并实施全国首部省级层面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和市级层面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率先在全国制定出台《贵州省环境保护失信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印发《关于在环保行政许可中实施信用承诺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试行)》等文件,颁布实施《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30余件配套法规。进一步推动了各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各市州制定出台了有关制度机制48条,比如,贵阳市启动并实施《贵阳市中心城区轻、中度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方案》《贵阳市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等15项改革措施;遵义市出台并实施《遵义市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性文件;安顺市出台了《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实施意见》等措施,推进生态环境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黔南州出台《黔南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层层压实责任;贵安新区出台《贵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负面清单制度》等,为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绿色法治制度体系和法治文化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凝聚绿色共识,绿色平台越办越好

  2018年论坛年会,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余名嘉宾参会,20多家国际知名组织参会,数量多、层次高、参与广泛,几乎涵盖了全球生态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所有顶级国际知名组织,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专门发来视频致辞,极大提升了论坛的国际影响力。论坛年会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的“六大原则”“五大体系”设置分论坛主题,策划举办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等一批分论坛,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发布《2018贵阳共识》,形成《2018美丽城市研究报告》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倡导了新理念、增进了新共识、发出了新呼吁,汇聚和共享国内外生态文明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极大增强了全省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自信。

  贵州生态扶贫对乡村振兴、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蓝皮书指出,贵州生态扶贫,不仅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而且对乡村振兴、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改变了近两百万农村群众的世代命运

  有近200万群众搬出了世世代代居住的偏僻山沟,住进了城镇,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不仅自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而且彻底改变了子孙后代的命运。随机入户抽查结果显示,群众对搬迁政策的满意度达99.46%,对配套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达99.03%,对住房的满意度达98.28%,对就业脱贫措施的满意度达97.95%。

  有力推动了城镇发展和乡村布局优化

  有关数据显示,易地扶贫搬迁的100多万人口,为全省提高城镇化率贡献了约3个百分点。全部搬完入住,将为全省提高城镇化率贡献约5个百分点。人口资源要素向城镇集中,必将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同时,实施生态异地扶贫搬迁,完善村庄建设规划,优化广大农村空间布局,完善了“组组通”硬化路、农村饮水安全、“通村村”等硬软件设施,乡村服务群众水平明显提升,为后续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增添了城乡经济增长新引擎

  生态扶贫极大地带动了相关工业、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务工收入。以投入最大、影响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其建设直接投资达1000亿元,消化了大量钢材、水泥等建材产能。近200万搬迁群众入住后,形成庞大的消费需求,促进了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是未来贵州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源泉。

  改善了农村自然生态环境

  生态扶贫搬迁立足改变贫穷、坚持生态优先,大规模人口从生态脆弱的深山区、石山区迁入城镇,大大减轻了迁出地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修复和增强了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旧房拆除后对宅基地进行复垦复绿,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对25度以上坡耕地进行生态修复,防止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正在改变,搬迁脱贫与生态修复双赢效果日益显现。

  锤炼了过硬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生态扶贫是创造奇迹的过程,也是英雄辈出的过程。大批基层党员干部在扶贫战场上冲锋陷阵、攻坚拔寨,推动政策落地、工作落实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涌现了黄大发、余留芬等一大片先进典型和英模人物。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