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旅游演艺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创新(上)

来源: 毛修炳 李子君 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作者: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9-02-14

旅游

一、 旅游演艺概述

  (一)旅游演艺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内对“旅游演艺”的概念和名称还没有统一。李幼常提出旅游演艺是指在旅游景区现场进行的各种表演活动,以及在旅游地其他演出场所内进行的,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且以旅游者为主要欣赏者的表演、演出活动。朱立新认为,旅游演艺是以异地观众为主要欣赏对象的演艺活动。这个界定只强调受众对象为“异地观众”。所谓“异地观众”隐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节目到异地演出,观赏者虽然在自己的常住地观看,但相对节目的产出地仍然是异地观众。二是节目在本地演出,但观众是来自异地的旅游者。综上可见,旅游演艺定义为旅游目的地为吸引游客,以多种多样的演出形式,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以异地观众为主要欣赏者的表演、演出活动。

  (二)旅游演艺的分类

  目前人们划分旅游演艺的依据主要有三:一是演艺场所是否固定;二是演出场所类型;三是表演主体。国内旅游演艺分类主要依据演出场所。按照旅游演艺演出场所的类型可以分为主题公园演出、实景演出和独立剧场演出(见表1)。

  其中,主题公园演出主要是为配合主题公园而开发,以表现主题公园的主题为内容,只在主题公园内演出的各种演艺,如杭州《宋城千古情》、开封《大宋·东京梦华》、上海迪士尼《狮子王》等。实景演出突破传统舞台演出的空间局限,把旅游目的地真实的自然环境转变成巨型演出舞台,以当地居民和居民的日常生活、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转化成艺术素材,具有独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如桂林《印象·刘三姐》、西安《长恨歌》、张家界《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等。独立剧场演出是在旅游目的地的专业剧场和演艺餐厅、茶馆内针对旅游人群所打造的旅游演出产品,以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的歌舞、戏剧、曲艺、杂技等演出形式为主的综合演艺,如昆明《云南映像》、平遥《又见平遥》、上海《时空之旅》等。

1

二、 我国旅游演艺现状

  (一)行业总体规模

  1. 旅游演艺剧目

  2017年我国旅游演艺剧目共有268台,新增剧目14台。旅游演艺较2016年增长5.5%,新增剧目台数22台,停演8台。新增剧目中,实景演出剧目增加11台,是各类型中增加最多的。

2

  2. 旅游演艺票房

  2017年中国旅游演艺票房达到51亿元,同比增长20%。近五年,旅游演艺市场持续走高,2017年旅游演艺票房收入为51.46亿元,较2016年增加8.43亿元,增长比率为19.6%。其中,宋城演艺、三湘印象产品演出票房增加5亿元多,为票房增长贡献了62.4%。

3

  3. 旅游演艺场次

  2017年中国旅游演艺场次突破8万场,新增1.4万场。2017年旅游演艺场次共85753场,较2016年增加13696场,同比增长19.0%。消费者对文化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推动了旅游演艺的增长,千古情、印象、又见、最忆、山水盛典系列新增演出5824场,贡献42.5%新增场次。

4

  4. 旅游演艺观众人次

  2017年中国旅游演艺观众人数增长27%,接近7000万人次。对比2016年,2017年观众人数增长较快,增长比例26.5%,达到6821.2万人次。其中,主题公园演出同比2016年增加1305.5万人次,占新增观众人数将近91.3%。

5

  (二)旅游演艺细分类型发展情况

  1. 旅游演艺细分类型

  中国旅游演艺按照演出场所的类型细分为主题公园演出、实景演出和独立剧场演出。主题公园演出市场表现优于其他细分市场,实景演出突破天花板再上新台阶。

  2. 主题公园演出发展强劲,以10%台数贡献45%票房

  2017年主题公园演出剧目数量有26台,仅占总体台数的9.6%,而票房收入却占到总体票房的45.3%;而独立剧场演出剧目数量有171台,占总体台数的62.9%,票房收入只占到总体票房的26.4%。

6

  3. 独立剧场演出票房增长28%超13亿元,优秀项目吸金明显

  ①独立剧场演出票房达到14亿元增长28%,创历年新高。2017年票房收入13.57亿元,同比增长28.0%,演出场次达到50527场,观众数量为1931.3万人次。

7

  ②78%的独立剧场演出票房低于旅游演艺总体票房的平均值。独立剧场演出剧目为171台,单台剧目平均票房为793.9万元,相较2016年同比增长13.4%。独立剧场演出78.4%的剧目票房低于独立剧场演出平均票房,20.5%的剧目票房收入在100万元以下。

8

  4. 实景演出票房增长17%突破14亿元,突破前两年票房天花板

  ①实景演出票房增势喜人,全年达到14.59亿元。全国实景旅游演艺票房突破14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16.7%,票房收入达到14.59亿元,演出19141场,接待观众1472.8万人次。

9

  ②实景演出平均票房上升4.2%,头牌剧目盈利能力优秀。实景演出剧目共75台,代表性剧目主要有《印象·刘三姐》、《长恨歌》、《印象·丽江》、《文成公主》、《印象·大红袍》等,单台剧目的平均票房约1944.8万元。其中,约80.0%的剧目票房低于实景演出平均票房,66.7%的剧目票房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

10

  5. 主题公园演出票房再创新高,知名演出带动作用显著

  ①近五年来主题公园演出票房持续增长,2017年达到全年最高。主题公园演出实现票房收入23.30亿元,同比增长16.7%,演出16085场,观众数量3417.2万人次。

11

  ②主题公园演出票房为旅游演艺细分类型中最高,平均票房达9000万元。2017年主题公园演出共26台,代表性演出主要有宋城演艺的千古情系列,华夏文旅的传奇系列,开封清明上河园的《大宋·东京梦华》等演出项目,单台剧目的平均票房约为8962万元,其中,宋城演艺的《宋城千古情》、《三亚千古情》、《丽江千古情》、《九寨千古情》、广州长隆的《魔幻传奇Ⅱ》等6台知名剧目票房收入超亿元。

12

  (三)新增旅游演艺剧目情况

  1. 2017年新增旅游演艺剧目22台,主题公园类增长较快

  2017年新增旅游演艺剧目22台,票房收入为3.39亿元,占旅游演艺总票房的6.6%。其中,实景演出新增11台,是新增剧目中最多的;独立剧场演出新增8台,占新增剧目的36.4%。

13

  2. 2017年新增旅游演艺题材内容多元化,演出形式注重创新

  2017年旅游演艺市场新增演出更加多元化,印象推出《最忆是杭州》旅游版和邮轮实景演出《知音号》,山水盛典推出实景演出《桃花源记》与《田野狂欢》以及佛门盛事《法门往事》。新增演出更加重视创新形式和当地历史文化的结合,洛阳的《武则天》可以欣赏到卢舍那大佛、牡丹、唐三彩、洛阳方言等地道的“洛阳元素”;包头的《漠南传奇》用马术再现了成吉思汗时代蒙古民族在草原上成长、壮大,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英雄画面。

14

  (四)旅游演艺区域分布情况

  1. 2017年华东地区旅游演艺票房突破16亿元,引领全国旅游演艺市场

  2017年华东地区旅游演艺票房收入为16.13亿元,票房占比31.4%,接近全国旅游演艺票房的三分之一,华南、西南紧随其后,票房收入分别达到9.76亿元和8.70亿元。

15

  2. 2017年有16座城市旅游演艺票房收入过亿,占总体票房69%

  2017年旅游演艺票房收入超过亿元的城市共有16个,总计36.56亿元,占总体票房的71.0%。收入过亿城市以南方旅游城市为主,其中杭州是旅游演艺票房收入最高的城市,占旅游演艺总体票房的18.4%。

16

  (五)2017年中国旅游演艺发展特点

  1. 游客文化需求大幅增加,旅游演艺市场迎来发展良机

  ①文化旅游需求旺盛,促进旅游演艺发展提速。2017年旅游演艺观众人次为6821.2万人次,大幅增长26.5%。受益于中国经济转型以及消费升级,旅游人群对旅游内容要求日益增高,从原来的观光旅游转变成休闲文化旅游,推动了旅游演艺大幅增长。

17

  ②旅游演艺市场火热,优质剧目一票难求加场难以满足需求。旅游演艺受益于消费升级及消费者文化水平提高对文化需求的增加,市场规模继续扩大。文化需求的增长,促使旅游演艺旺季出现场次人数火爆,一票难求,甚至频繁加场,春节假日及国庆假日常常刷新最高单日演出场次记录。

18

  2. 宋城演艺、华夏文旅构建演出文化生态模式,获得市场高度认同

  ①宋城演艺开拓轻资产模式,继续发力旅游演艺市场。2017年宋城演艺吸取2016年泰山千古情等的失败经验,转向轻资产模式,2017年连接与多个合作方签约了《岭南千古情》、《明月千古情》、《黄帝千古情》项目,今年首演的《炭河千古情》,大获成功,演出500余场,观众超200万人次。

19

  ②华夏文旅打造“演艺+”综合体,创新模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华夏文旅以“传奇”系列演艺为基础,开拓“多元业态、一站式服务”的旅游新格局,已打造威海《神游传奇》、厦门《闽南传奇》、西安《驼铃传奇》等3个演艺秀,同时配套开发乐园景区和酒店等,在市场取得了成功,并开启快速扩张趋势。

20

  3. 2017年成为沉浸式旅游演艺元年,沉浸式旅游快速增长

  《又见平遥》沉浸式演出对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至《不眠之夜》的大获成功,再次促动了沉浸式旅游演艺大爆发。《知音号》、《极乐敦煌》等沉浸式演出进入市场,而且取得积极效果,将掀起沉浸式演出热潮。

21

  4. 夜游激活旅游市场夜晚经济,间接刺激旅游演艺增长

  夜游模式一夜突然引爆旅游市场,随着夜游景点游客增长,对于夜游内容作为重要部分的旅游演艺也迎来重大发展。多地纷纷上马夜游旅游演艺项目,一些老牌旅游演艺也相继开发夜游节目加入原有剧目中。

22

  (待续)

  摘自:《2018-2019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旅游绿皮书No.17》),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出版。

  作者:毛修炳,道略演艺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子君,道略演艺产业研究院数据分析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旅游绿皮书”编委会:

  顾   问:何德旭,闫坤,张广瑞,刘德谦

  主   编:宋瑞

  副主编:金准,李为人,吴金梅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