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重庆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来源:张雯鑫作者:重庆蓝皮书

发布时间:2023-03-13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重庆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牢牢把握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方式、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绿色水平、强化区域协作,不断推动重庆制造业跨越新关口、培植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工业发展量质并举,产业能级优化提升

  充分发挥工业的“压舱石”作用,坚持量质齐升,厚植产业发展新优势。一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22年1~9月,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02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工业投资增长9.5%;规模工业利润下降4.8%,低于全国2.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6%,较上年同期降低0.6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1.9万元/(人·年)。二是优势产业跃升提质。汽车产业提质重效优结构,增加值增长10.8%,整车单价提高至10.5万元;电子信息产业加快补链成群,增加值增长0.8%;汽车、电子产业合计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4.7%,构建起“1+10+1000”的汽车产业集群和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医药、化工、消费品分别增长7.0%、6.7%、2.4%,保持在较快区间。三是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快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7%和1.7%,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1.1%和19.3%,其中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6%、14.5%和2.3%。

  (二)创新生态逐步完善,技术实力厚积薄发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一是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实施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构建形成“综合型+专业型”研究院矩阵体系,累计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65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9家、新型研发机构78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01家,全市有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的企业分别达到1907家、2878家,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27.49%、41.48%。二是创新投入不断增加。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出台企业研发准备金、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等实施细则。实施“研发投入倍增计划”,大力推进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70.3%,规模工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1.61%,居全国前列。三是创新产出不断加快。滚动实施重点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有力推动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关键技术产品突破,规模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25%左右。

  (三)智改数转蹄疾步稳,数智引领态势彰显

  积极顺应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大势,加快数智赋能产业发展,促进全市制造业提质增效。一是智能制造纵深推进。深入实施大数据智能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智能制造和制造智能,全方位、多层次推动企业生产方式转变,累计实施5200余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127家智能工厂和734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8.9%。二是平台网络加速布局。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累计超过138亿个,解析量超过81.9亿个,接入企业节点4566个,15个国家“双跨”平台在渝布局,“上云”企业达11.5万家,每万人拥有5G基站17.38个,位居全国第一梯队,重庆市成为全国首个且唯一“域名、标识、区块链”工业互联网三大功能节点融合的省区市。三是示范应用加快丰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融合应用,推行“智造+服务”模式,形成一批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融合示范项目,累计建设“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30个;发展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远程运维、产品服务)、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累计推动试点示范项目584个。

  (四)绿色制造擦亮底色,经济发展更可持续

  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是绿色制造根基夯实。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打造绿色制造体系,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52家、国家绿色园区5个、国家绿色设计产品48种、国家绿色供应链5条;2022年支持绿色技改项目19个,实现年节能5.858万吨标煤,节水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4万吨。二是节能降耗深入推进。围绕能耗“双控”部署要求,大力推动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节能降碳,评选国家能效领跑者企业1家,入选国家节能装备2种、国家“能效之星”产品2种。三是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加强废钢铁、废铝、废旧轮胎、废塑料、医用输液瓶(袋)等主要再生资源领域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创建,累计培育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14家,大宗工业固废利用率保持在70%以上。

  (五)开放协同成效显著,联动效应加快凸显

  抓住实施“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区两群”等重大战略机遇,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格局。一是川渝协同持续深入。启动成渝地区电走廊、氢走廊、智行走廊、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部署首批20个产业合作园区,上线运行汽车、电子信息线上供需对接平台,汇聚企业超3600家。二是“一区两群”错位发展。深入推进“一区两群”战略,分类引导资源要素向不同功能区域聚集,主城都市区产业极核优势持续巩固,营业收入完成1.88万亿元,占全市的91.5%;“两群”以资源为依托构建区域特色产业体系,渝东北三峡库区实现营业收入1375.1亿元,占全市的6.7%,渝东南武陵山区实现营业收入371.8亿元,占全市的1.8%。三是国际国内交流互鉴。成功举办第五届智博会,在国内外奏响了“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的新旋律,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院所和各界来宾结缘重庆,智博会已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一张崭新名片。

  (六)项目建设有力有序,发展后劲不断积蓄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切实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按照“投产项目抓达产”“完工项目抓投产”“在建项目抓进度”“签约项目抓开工”的工作思路,以“四张清单”统筹调度重点项目建设,170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31亿元,投资进度92.2%。新开工项目2027个,增长9.5%。219个重点项目投达产面80.4%、净增产值1167.9亿元,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5.0%。二是招商引资提质增效。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突出抓好实体经济招商,针对产业链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缺项”“弱项”环节开展“点对点”招商,促进一批补链、延链项目落地。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00余个、合同金额近9000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15个。

  (七)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精准施策帮扶企业,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一是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创新实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专项行动,依托重庆经济和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建立“企业吹哨”工作渠道;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类处理的原则,完善受理登记、快速办理,及时反馈、评估监督等环节,优化“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增强区县、园区、企业的获得感。二是要素配置效率提高。抓好工业运行监测预警,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度,推动企业降低能源要素成本。组建汽车和电子行业保链稳链专班,实施领军(链主)企业“一企一组”“一链一策”工作机制,抓好日监测、日调度、日报告和“问题零报告”制度,累计化解物流梗阻、协调配套复工等问题1214个,特别是入夏以来用电需求与日俱增、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全力做好电煤保障,统筹电力调度,迎峰度夏圆满收官,2022年7~8月,市内燃煤发电企业高峰期负荷稳定在1300万千瓦以上,负荷率高达93%;日均外购电量达1.8亿千瓦时,超过全市用电总量的1/3;日均进煤8.22万吨,同比增长42.6%,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三是企业活力充分释放。实施“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行动,构建“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产业基金”中小企业生成生态体系,持续滚动生成“专精特新”企业。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84家,其中,国家“小巨人”企业255家,占全国比重为2.8%。

  (参见《重庆蓝皮书: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3)》p57-6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3月)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