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重庆面临四大发展机遇

来源:张雯鑫作者:重庆蓝皮书

发布时间:2023-03-13

  总报告指出, 重庆面临四大发展机遇:

  一是国家政策给重庆发展带来新机遇。中央“六稳”“六保”“稳中求进”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为重庆市持续增加有效投资、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动能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为重庆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要素支撑条件,有利于推进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稳外资、稳外贸中持续提振信心、持续扩大内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复制推广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为重庆获得更多外部优势资源、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有利于重庆更好发挥自身产业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拓展市场,打造更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下放大创新收益,为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大动力,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

  二是新发展格局给重庆发展带来新机遇。重庆作为国家重要制造业中心城市和我国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城市之一,在内需市场中有广阔的辐射半径、市场空间和产业发展空间。从国内大循环来看,重庆可以利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契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电子、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材料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赢得更多市场先机。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围绕重庆市“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的33条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需求,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攻关,不断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稳链”,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落实好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重庆更好地发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作用,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平台合作、产业合作、贸易合作和科技合作,加强与长江上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等省份的产业联动、科技协作和服务共享,共筑强大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供应链,增强重庆对科技、产业、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提升重庆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高端化水平。

  从国际大循环来看,重庆可利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契机,抓住“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开放战略机遇,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区位优势,用好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国际物流大通道优势,整合内陆国际物流枢纽、西部金融中心、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等平台优势,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进一步夯实通道经济的产业基础,在有效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过程中,推动重庆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进一步优化外资外贸发展环境,提升重庆吸引外资能力,提升外贸发展水平和质量。

  三是区域发展战略给重庆发展带来新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为快速提升重庆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和提升各类要素集聚与优化配置能力带来新的机遇。有利于提升重庆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共建西部科学城,整合成渝两地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两地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互补,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创新要素集聚辐射能力和放大效应,协同提升重庆的科技策源功能和科技转化能力。有利于提升重庆产业发展能级,通过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推进两地产业的协同发展和融合发展,共同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内促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推动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提升产业集聚辐射能力。有利于提升全球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开放大通道、国内大市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现代产业体系等优势,进一步畅通国内外要素流通渠道,降低制度性和非制度性交易成本,以现代产业体系集聚承载要素、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吸引要素,不断增强重庆对全球要素的集聚能力和优化配置能力。

  四是绿色低碳转型给重庆发展带来新机遇。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和三峡库区生态,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既为重庆发展带来挑战,也为重庆进一步探索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绿色低碳改革、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带来了机遇。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探索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基础上,持续完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做好“生态+”和“+生态”文章,把重庆的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统筹推进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与绿色低碳发展。二是有利于推动绿色低碳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的功能,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财税金融改革。三是有利于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利用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红利,加快推广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绿色产业品牌标准打造,加快推进重庆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

  (参见《重庆蓝皮书: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3)》p24-2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3月)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