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男生在面对互联网上的威胁时,求助意愿更低,更易于发生互联网安全事件

来源:张雯鑫作者:青少年蓝皮书

发布时间:2022-11-23

  2022年11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共同在京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

  蓝皮书指出,未成年人的求助意愿与年龄成反比,男生在面对互联网上的威胁时,求助意愿更低,更易于发生互联网安全事件。

  未成年人正处于探求欲与好奇心最为旺盛的阶段,互联网媒介提供的各种内容极易激发其兴趣,但同时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识往往都较为薄弱,使得互联网上一些针对未成年人的不法犯罪活动有了可乘之机。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依托互联网的犯罪活动变得更加复杂且不易察觉。这种依托新技术手段的犯罪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更加具有隐蔽性,家长和老师有时可能难以察觉。而未成年人往往都有易冲动、情绪化的特点,这些依托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施加的伤害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干预,很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美国的独立性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70%的青年群体受到过网络威胁和伤害(例如网络语言暴力等)。当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遇到安全威胁或困难时,向家长或老师寻求可靠的建议和帮助是必要且关键的。调查显示,未成年人在网络上遇到威胁时求助的意愿与年龄成反比,且男生的求助意愿要明显低于女生。男生在网上被人威胁或收到不良图片/视频时,与父母沟通的意愿从小学阶段的64.7%下降到高中阶段的42.0%;女生则从小学阶段的69.0%下降到高中阶段的56.4%(见图13)。女生的比例虽然稍高于男生,但仍旧不乐观,在高中阶段,仅有不到一半的女生以及40%左右的男生愿意主动将自己在互联网上遇到的威胁与家长沟通。

  有学者在讨论社会性别的概念时提出,我们长期以来建构的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差异,例如男性勇敢坚强,女性温柔柔弱,本质上是由社会和文化建构的,并非人天然的生理差异。但是这种社会性别建构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我们被期待做什么,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生活,然而这些规则未必是符合天性的或科学合理的。社会上长期以来都对男性抱有一种施救者的期待,认为男性应该是勇敢坚强的,是提供帮助的,而求助的权利则被更多地赋予女性。在这种社会性别文化的长期影响下,未成年人中的男生往往会更抵触在遇到问题时向外界寻求帮助,求助甚至被看作一种“软弱”的表现,因此越是高年龄段的男生与父母沟通自己的困境来寻求帮助的意愿就越低。对于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修正非一日之功,这一问题需要得到家庭、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重视。

4

  (参见《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p67-6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1月)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