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来源:张天墨作者:生态治理蓝皮书

发布时间:2021-04-20

  2021年3月16日,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生态治理蓝皮书: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

  蓝皮书指出,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淮河沿岸的省份第三产业占比如表1所示,各省份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均不断上升,2019年基本达到了50%左右,产业结构正在升级的进程中。第二产业的比重虽然在不断地下降,但在大部分沿岸省份中还是占据了30%~40%的比重,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第二产业多为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煤炭、造纸、电力等污染较高的工业。而第一产业中农业的占比相较于珠江、长江等经济带的农业比重都要高,说明产业结构还未完成升级转型,尚有继续优化的空间。

空间后

  据表2可知,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均GDP水平差异突出,各个省份经济水平差距较大。江苏省的人均GDP水平最高,在这十年间经济发展最为迅速;河南省和安徽省相比较来说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与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其他省份经济状况差距较大。淮河生态经济带涵盖了5个省份的29个市(县),这些城市中除了江苏省的扬州市、盐城市等4个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较好以外,其他省份中的经济带内城市经济水平都较低。

较低后

  淮河生态经济带市、县的经济战略没有得到沿淮省份的重视,淮河周边5个省份中,江苏省的经济中心在其南部;安徽省的发展重点在省会合肥市以及长江经过的经济带;山东省的发展重心在省份东部的沿海城市;河南省的经济重心在郑州市及其周边城市群;湖北省主要发展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淮河沿线的城市没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缺乏国家级的重视,这就使得无论是从国家政策、制度设计还是相关产业部署方面都不能有效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

  (参见《生态治理蓝皮书: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p314~3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