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替代和创造作用将长期并存

来源:张天墨作者: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发布时间:2021-01-08

  2020年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1》。本书立足对“十四五”时期人口老龄化、第四次工业革命、新冠肺炎疫情后续影响等重大环境变化的研判,在对我国人力资本现状与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人力资本提升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力资本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举措。

  绿皮书分析指出,劳动和资本是生产中最基础的两种生产要素,工资的快速上涨使得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为了节约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企业也就会据此调整两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数量,更倾向于以资本(包括机器人)替代劳动。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也构成了经济结构变迁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而对于机器人的使用,其一方面替代了一部分传统具有常规性工作任务(重复性工作、程序性工作)的就业部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就业创造。因此,包括机器人在内的自动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兴起并快速应用,既带来了就业替代也带来了部分就业创造,其对于就业总量的影响并不明确,但明确导致更复杂的就业结构匹配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态势的转变,劳动力成本已经大幅提高。有测算表明我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呈现U形变化趋势,在2004年前逐年下降,在2004年后有所提高。这里我们简单采用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占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比值来度量粗略的单位劳动力成本。自2010年起单位劳动力成本快速提高至2016年后略有下降,从2010年的0.352提高到2018年的0.423。如果再次观察工资和生产率各自的表现则可以发现,2010~2018年平均工资增长1.33倍,劳动生产率增长0.94倍。工资的增长快于生产率的增长,那么以单位劳动力成本衡量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下降。

  面对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应用对于就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对于就业的替代。有经验表明,智能化和自动化对从事常规性劳动的大量替代大多为收入分布中处于中间位置的岗位。因此“机器换人”也促成了就业的两极化。至此对于非常规工作岗位需求相对提升。其次,对于新就业的创造。那些需要处理随时可变形势的工种,无论是相对低端的生活服务业岗位还是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技术开发、艺术设计等高端岗位,其需求均相对提升。此外,新技术的应用本身创造了新的业态部门,也催生一批新的就业,例如线上服务连带的实物交易部分催生了大量物流行业的外卖和快递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大减少了人员的聚集,在疫情期间,大量行业,特别是对于现场办公依存度较低的部分服务业探索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办公模式以及点播电影等新兴业态模式。在疫情期间如若这些新的模式得以探索成功,可能借此带来一波快速的新型经济和就业形态的产生。那么,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不断出现的新的社会经济现象,也会带来新的就业业态的不断出现。这些新的就业形式对应的新兴职业、岗位以及工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过程中,以及不断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现象下可能被淘汰掉的部分就业。从这个角度上看,在政策和公共服务方面,出台对相应新职业和新工种的支持政策,引导旧的不适应新形势的可能被淘汰的原就业人员适应新岗位等措施有助于缓解就业问题以及相应的社会问题。另外,在劳动力市场上,灵活性和安全性始终是需要权衡的两个方面。不断涌现的新的就业形式体现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变化,而如何实现对新形式就业的统计和监管(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覆盖,保证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的安全性(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社会保险的缴纳、雇佣和解雇的各方面约定等),成为公共政策需要构建的重要方面。

  (参见《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1》p123-12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2月)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