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可视化应用在新闻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来源:吴禹霖作者:数据新闻蓝皮书

发布时间:2021-01-08

  2020年12月29日,武汉大学数据新闻研究中心、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浙报集团)重点实验室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数据新闻蓝皮书:中国数据新闻发展报告(2018~2019)》。

  蓝皮书指出,可视化应用在新闻领域不仅对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生产部门的人员配置、新闻人事素质要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与传统的新闻理念发生了冲突,同时也对受众的在新闻生产流程中的地位、信息获得效果产生了影响。

  将可视化运用于新闻领域后,生产流程由原来的“收集新闻线索—采访—编辑—发布”转变为“数据搜集—数据筛选—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统计(计量)—评价—网络交互—数据可视化—发布”。基于生产流程的转变,生产部门的人员配置也不再仅仅是以往的记者、编辑。新华网多媒体产品中心成立了我国首个数据新闻部,该部门的成员不仅包括数据记者和数据编辑,还有可视化设计师、前端工程师等,对生产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进行可视化生产的新闻编辑的基础能力是美术功底,更进一步的要求是他们具备“视觉化思维”。彭兰教授则认为,从事可视化生产需要两种能力:一是新闻工作者需要能够通过海量数据来发现潜藏的问题以及揭示数据的意义,这种能力需要建立在关系思维基础上,因为只有梳理清楚数据的关系,才能发现其背后的问题与意义;二是用数据表现新闻意义的能力,重点在于将复杂的新闻内容以可视化方式呈现的能力。

  可视化应用对传统新闻理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视化编辑对传统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新闻价值的认同改变上。在真实性层面上,可视化编辑大多持有数据科学思维方式,基本认为新闻真实作为一种技术管理,强调的不是新闻本身的真实,而且新闻再现的真实,追求的是更加完善的新闻再现。而在客观性层面上,传统的客观性理念认为报道者应该独立于事实之外,公平客观地陈述事实,而可视化新闻往往可以通过视觉体验给予受众沉浸感,这种新闻生产更强调生产者的主观视角。可视化技术使得传统新闻业从追求理性、冷峻、客观的生产立场转化为追求一种情感化的“体验经济”。最后,在新闻价值的观念上,可视化编辑更看重的是“好看”和“适用”,而时效性则不那么被看重,正如学者杨奇光实证研究发现:在实际的可视化编辑部门中,生产过程中其常优先考虑可视化新闻产品的“好看”和“合适”,其中,“好看”是第一位的,这也能表现出可视化编辑部门的用户思维,大多数受众对于可视化新闻产品的首要判断标准也是好看与否,如果一个产品不好看,无法吸引受众深入阅读,那么新闻产品内容再深刻、意义再深远也无法被受众接收。“合适”则强调的是新闻内容与可视化形式的契合程度,正如前文所言,并不是所有的新闻内容都适合使用可视化的呈现形式。而在另一项对可视化编辑的深度调查中,有多位受访者认为目前新闻业对时效性的追求过于严格,以至于会影响到可视化呈现所带来的认知潜力和可能产生的接受效果。

  对于受众来说,可视化新闻所带来的开放性使其能够参与新闻生产。“以个人为基本的传播能量被进一步激活,以‘数据众包’等方式引导受众参与到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创作与完善之中,其互动式的参与行为实现了与新闻的真正联动。”而且用户的“自我数据化”,即用户自身产生的行为数据,也成了数据新闻越来越主要和重要的来源。

  在受众感知方面,可视化能够提高信息传达效率,数据可视化将海量数据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可以将编码和解码的两个环节直接打通,受众能够直接获取数据源,这种形式能够大大减少解码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使得受众更容易触及信息核心。但在可视化对读者的信息接收产生何种影响这个问题上,我国学者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可视化会纵容用户的浅阅读习惯,会造成用户对信息缺乏深度思考,“可视化图像的阅读,即属于这种浅阅读的范畴,它呈现出浅表性、跳跃式、快餐式的特征。作为对信息的有限解读,可视化图像禁锢了人们的思维”。视觉传播的确提高了信息的可读性,但是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理性思考的能力,浅层次的阅读影响了用户的逻辑判断和深度分析。用户将会以可视化形式获取信息,无须自主思考,趋于表象结论,形成懒惰心理,从而丧失深层思考能力,最终可能导致理解力下降,影响社会化进程。但是另一种看法认为可视化作品的高互动性可以增加用户对新闻产品的理解深度,受众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观点对已有数据自行进行探索,交互式数据可视化更便于受众对新闻事件进行认知和了解,如此一来,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参与程度和记忆深度会大大增加。此外,可视化作品往往是从海量数据挖掘得来,能够发现数据之间隐藏的逻辑关系,增加报道的深度。

  (参见《数据新闻蓝皮书:中国数据新闻发展报告(2018~2019)》p50~5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1月)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