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国农村社会工作需要人才培养制度上有所突破

来源:张雯鑫作者:慈善蓝皮书

发布时间:2020-07-30

  2020年7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联合发布了《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0)》。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措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乡村振兴有着密切联系。我国农村工作人才比较缺乏,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方式主要是: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或带领学生以实习等方式进行;全覆盖的农村社会工作在广东、湖南两省得到发展,但两省做法不同,广东更重视专业性服务,湖南更关注做好民政工作。我国农村社会工作既取得了重要成绩,也有明显不足。主要问题是,高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较少去农村工作,他们在农村留不住、知识不全面、综合作用发挥不足。在这方面,广东、湖南在做积极探索。在培养农村实用专业人才方面,综合农协的禾力计划着力培养综合性、本地化乡村实用人才,其“乡工”与社会工作者有一定相似性。

  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在于农村社会工作队伍的存在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机制。现行制度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上有如下特点。

  第一,培养了一大批社会工作人才,为社会工作的较快发展准备了条件。30多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培养了一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通过举办全国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转化了一批社会工作人才。根据《2018年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我国每年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近4万名。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有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共439266人。仅2018年全国就有135.2万人参加各领域、各类型社会工作专业培训。这就为包括为农村服务在内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社会工作人才真正扎根农村的很少。蓝皮书认为,我国最需要社会工作的地方是农村,特别是不发达农村地区。但是,30年来,我国社会工作者真正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数量很少。上述悖论看起来是培养与使用之间的脱节,实际上这与政府的政策引导、市场化用人制度,以及某些社会工作人才的价值观和职业理念有关。我国的社会工作基本上是官办的,但是政府没有出台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向农村的有效政策,这又与改革中人才使用的市场化机制有关。对于某些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来说,不能否认学生本人和家长的想法就是考大学、留城市。这些因素导致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流向农村的较少,影响了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三,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是短板。在国际上,社会工作主要是面向现代化和城市社会问题的,农村社会工作不是主流。这就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解决现代城市社会问题的知识。我国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也受到国际学科知识体系的影响。笔者十分关心农业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发现他们的课程体系中有关农村、农业的知识不足。至于非农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更是可想而知。再加上学生就业方向的城市化导向,学生对农村、农业的知识缺乏应有的兴趣。这样,从高校的角度来说,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成为短板。

  第四,社会工作学生有关农村、农业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社会工作被看作是以专业价值观为指导的一套助人的社会技术,这是一套用以与不同背景、不同生活经验和不同需要的人打交道并实施有效帮助的社会技术。社会技术是处理人际关系、增进相互信任、进行合作或协作,以达至社会性效果的工作模式和技术。这套技术主要与解决服务对象的经济上、社会关系上、心理上的困境有关。在农村,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农村,虽然困难群体、贫弱群体的社会性需要是明显存在的,但是他们的基本生活方面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甚至他们的困境与家庭状况不佳直接相关;有些问题则受到社区文化的影响。另外,不发达农村地区居民所遇到的、希望别人帮忙解决的问题往往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但是,一直生活于城市和比较封闭的校园中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比较缺乏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他们对农村了解不足,也缺乏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体、脆弱群体的经济-社会-心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第五,社会工作者随着项目“被嵌入”农村,在农村工作是暂时性的。在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发展社会工作的格局下,一些从事农村社会工作的人员是随着各部门的阶段性项目进入农村开展服务的。项目制有时间较短和任务明确两个特点,项目结束后,社会工作者也就撤离农村。在项目制下,特别是时间比较短的项目,社会工作者除了与项目任务直接相关的事情外,不会过多地参与村庄中的其他事务,项目的时间性使他们不能在农村“陷得”太深,这也使得许多复杂问题难以解决。

  蓝皮书指出,面对乡村振兴的历史任务,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需要进一步发展,尤其需要在制度上特别是人才培养制度上有所突破。

  (参见《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0)》p23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7月)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