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打造粤港澳“教育资源共享湾区”应从七点发力

来源:张雯鑫作者:高等教育蓝皮书

发布时间:2020-02-10

  2020年1月13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广州共同发布了《高等教育蓝皮书: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2019)》。

  蓝皮书指出,在做好顶层设计、完善配套体制机制的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可以利用发展机遇,根据区域社会发展规划要求,深化湾区内高校的联系、交流和合作。结合三地高校资源异质性和互补性的特点,扩大教育融合和教育对外开放领域,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师教育、科研创新、产学研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整合,通过建立互通机制,构建协同模式,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提升到更高层次,最终打造“教育资源共享湾区”。

  1. 推动学科专业优势互补

  要瞄准湾区发展战略,重点开发湾区现有优质资源,“充分考虑大湾区产业发展特点,战略性布局调整学科专业,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创新能力强、交叉融合程度高的学科体系和专业集群,突出加强粤港澳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创新,服务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开放三地各自优势学科与专业,促进高校学生广泛流动,有效利用三地优势资源,打造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区域一体化教育高地。

  在政策层面,要鼓励和支持粤港澳高校依托学科和专业优势开展深度合作,并积极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特色学科,加强国际前沿和薄弱学科建设,助推湾区内更多学科及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广东省还要立足自身,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培育一批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的高校和学科。

  此外,充分挖掘现有与内地名校合作的潜力,如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继续发挥双方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优势。鼓励世界100强高校在广东设立独立分校,并且为其教职工出入境、税务核算、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提供便利。探索广东优质高校前往港澳开办分校或是教学点、工作室的可行性,研究如何更好地匹配三地教育资源和需求。

  2. 创新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要同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打造世界一流湾区,要拥有和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并且是植根于民族文化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大湾区的人才培养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三地高校要共同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并升华中国人的全球意识、国际责任和文明素质,促进三地之间更加和谐融洽。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共同体,要依托人才培养专业联盟和课程联盟等,充分发挥联盟的平台作用,要建立三地对接的终身教育资历框架和标准,促进大湾区高校在专业认证、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课程共建共享等方面的深化合作,鼓励、支持湾区相关高校创新联合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支持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合作,根据区域发展需要,引导湾区各地结合区域功能、产业特点,探索差异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发挥粤港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等平台作用,通过举办创新创业研讨会、培训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开设在线创业课程、设立创业孵化器等方式,为有志于创业的高校学生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创业实践,使大学成为湾区创新创业的孵化器。

  积极推动学生交换、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交流,实施“粤港暑期实习计划”“粤澳暑期实习计划”。加大广东省高校在港澳地区的招生力度,丰富宣传方式,提高港澳地区居民对广东省高校的认可度,通过教育互通促进民心相通。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和策略,深化三地社会及学校群体的共融气氛,建立一个接纳多元文化的和谐环境,促进港澳学生对本地和国家的归属感。

  3. 促进科研创新与智库建设

  打造世界一流湾区,一流科研技术是关键,而大学是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的动力之源。要集聚大湾区行政、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建立跨区域、多校园、学科交叉的科研合作平台。尤其是要建立粤港澳高校的科研合作平台,扩大广东高校和港澳地区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理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基于知识链—专业链—产业链的创新集群。

  充分利用“科研自由港”,依托广东自贸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重点平台,打造创新人才往来畅通、科研设备通关便利、科研资金跨境使用、创新资源信息同步、科研基础设施与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自由港,构建“一小时学术圈”。具体来说,科研创新合作要着重围绕实验室共建、数据库互通、科技设备共用等领域推进湾区企业和高校之间的资源共建与共享,鼓励高校联合开展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与政策倾斜,为研究者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要创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机制,畅通港澳高校来粤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推动科研创新与区域内的企业研发相结合,提升从教育科研到市场和创新创业的转化效率,使得企业创新要素和高校科研成果叠加并最终产生更大地效应。

  完善三地智库交流合作机制,以推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智库联盟为契机,共同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加强政策宣传解释,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打造高水平智库交流合作平台。着力培育粤港澳大湾区高端智库,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地处“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三地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库合作优势,与对象国合作开展多领域研究。探索与国内外知名智库、海外高校共建海外科研合作联合点。不断深化与广东省和沿线国家政府部门、知名高校、智库机构和企业长期合作机制,发挥“政府外脑”“旋转门”“麦克风”作用。

  4. 吸引和集聚高层次人才

  要鼓励三地高校之间正常的人才流动,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共享,推动建立和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创新推动三地教师教育合作,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教师联合会”的平台,深化三地教育领域交流合作,使三地教师实现良好的交流沟通,为教师培养、教育融合等带来新方法和新路径,为三地高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师资。谋划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通过建立交流机制、互聘机制等,为未来湾区教师教育发展和师资培养提供保障。

  利用“科研自由港”,为科技人才的跨境流动等提供便利条件,针对高层次人才推出“大湾区绿卡”,对其在“科研自由港”获得的工资外收入,不纳入税务核算范畴或是按减征处理;在计算纳税义务时,持有大湾区绿卡的境外人士在“科研自由港”开展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期间的停留时间不计算在内。通过出台激励和引导政策等方式,对于港澳高校,尤其是香港高校,鼓励其针对大湾区的创新经济输出相应人才及师资,带动大湾区其他地区的经济转型,从而构建形成大湾区的“人才产业链”。

  5. 深化教育国际合作

  QS世界100强大学的排名从客观角度反映了香港高校在人才、科研和管理等软硬条件上具备世界级水平。而澳门高校有的学科教育国际化程度也较高。因此,要充分利用香港和澳门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独特区位优势,以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为主线,以构建国际高等教育合作联盟为载体,推动形成多区域、多层次、多类型的大学系统国际协作网络。通过不断增强大湾区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延伸带动内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要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必须具有国际视野、世界一流水平的师资,应当加大财政资助力度,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资助高校在全球范围内聘请世界知名学者和学术大师加入师资队伍,资助高级学者进行国际学术访问,资助湾区学者与国外高校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外语培训等。要打造“留学大湾区”品牌,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提供补贴等方式,鼓励更多的国际学生到湾区学校就读,同时也鼓励更多的本地学生“走出去”,实现双向交流与互动。要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教育配套措施,推动国际教育组织(平台)、国际大型教育类企业、国际教育机构在广东设立总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外语教学课程和AP课程(美国大学预修课程),为有需求的境外留学生和本地学生提供更多课程选择。

  6. 塑造新时代湾区文化精神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及最持久的力量。要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化,提升港澳地区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同时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共建人文湾区。而高校需要为人文湾区的建设输出更先进的思想与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塑造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精神。

  倾力建设学术和文化高地。加强粤港澳三地间的学术文化交流,创造多种渠道推动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的传承交流,促进学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充分利用和发挥湾区内中西方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特色优势,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在此基础上,打造粤港澳共同的学术圈,以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文化引领社会前行。

  营造湾区整体文化氛围。进一步完善湾区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体系等,合力推动湾区整体文化的繁荣发展。继续创新体育、艺术、民俗传统、饮食等湾区居民容易认可和接受的方式,比如开展体育品牌赛事、文化演艺活动等,形成常态化的文化交流机制,在相关领域建立行业或专业联盟,比如大湾区体育赛事联盟、粤剧戏曲联盟等,让新时代的中华文化充分滋润和促进湾区健康发展。

  要搭建湾区文化交流的平台,加大文化投入。通过政府加大投入,通过市场机制激发文化创新活力。要通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持续推进粤港澳教师和青少年交流互访,始终重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公民素质建设,提升公民的文化水平。

  7. 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力度

  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实施大湾区建设的重大专项激励,大力争取各类资金债券基金支持等。政府要加大对粤港澳三地高校的投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多元化投资,设立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发展与创新基金,支持组建产学研联合体、高科技开发集团等,全方位推动参与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建设。支持高校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推动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探索形成政府投入和社会捐助建立以基金会为主的高校经费运营模式。逐步开放湾区的高等教育投资市场,鼓励港澳教育资本和教育服务提供商在政策框架下开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

  (参见《高等教育蓝皮书: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2019)》p169-17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月)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