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四川省区域发展差距逐步扩大

来源:张雯鑫作者:四川蓝皮书

发布时间:2019-09-03

  2019年7月24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四川蓝皮书:四川城镇化发展报告(2019)》。

  当前,四川省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提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致力于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最突出的问题。四川五大经济区域发展水平有差异,比较优势各不同。近年来全省发展呈现出区域差距逐步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趋势,城镇化发展梯度落差过大的问题有所缓解,然而全省经济副中心建设形势并不明朗,区域协同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目前成都平原经济区在经济总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且总量上的优势还处在加速扩大阶段。2010~2017年,成都平原经济区GDP与其他四大区域的GDP差距均扩大了一万亿元以上,成都平原经济区GDP占全省的比重保持平缓上升态势,七年间提升了2.3个百分点,2017年占比首次突破60%,而川南经济区占比下降了0.9个百分点,为15.8%,川东北经济区占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为15.4%,攀西经济区下降了0.7个百分点,为6.8%,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占比稳定在1.5%左右。由此可见,川内其他区域与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差距存在逐步扩大的态势。

  五大区域人均GDP差距、五大区域内部各市(州)人均GDP差距都呈现出扩大态势,而各区域内部人均GDP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却较为平稳,除攀西经济区外,都没有扩大趋势。这说明除攀西外各市(州)人均GDP基本实现同步增长,绝对差距的扩大主要是发展基础差异过大导致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而越来越突出;攀西经济区的发展差异扩大除了发展基础差异大这一原因外,凉山州未能与攀枝花同步快速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州地区是四川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决胜期。以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三州地区自然条件独特,多山地而少平原,地形落差变化大,地质灾害多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非常突出,与省内其他地区差距巨大。长期以来,三州地区与内地协同发展成效并不显著,发展差距有扩大趋势,与内地协同发展的主要瓶颈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虽然三州地区的公路总里程并不低,但道路等级低,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短,地区内部公路密度低,并且缺乏铁路建设,交通相对闭塞。不少少数民族聚居于偏远山区,这不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也造成了电力紧缺、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卫生条件差、传染病容易扩散等问题,导致三州地区招商引资困难,生态产品难以输出转化成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设施建设无法满足现代旅游舒适、安全的基本需求。近年来,扶贫攻坚工程对三州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与内地交流不便等基本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这样的基础设施条件难以支撑与内地的协同发展。

  二是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大小凉山地区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是长江水系水源涵养地,对保障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三州地区地质结构不稳定,是我国主要石漠化地区之一。生态脆弱,极易遭到破坏,恢复能力较差。高标准的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为三州地区的资源开发带来了极大困难,资源开发成本高、生态治理难度大、企业经济效益低,导致丰富的资源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与发挥。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使内地与三州地区共建产业园难以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反而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问题,输血式联动发展也难以使双方受益,内地与三州协同发展积极性不高。

  成都是成都平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也是全省的经济中心,对环成都经济圈乃至全省各市(州)的经济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辐射影响力。但是,四川各市(州)在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等方面都存在客观差异,各地区实际发展情况也各有特点,过去的历史经验表明,四川作为一个人口和经济大省,仅靠成都一个城市的带动不足以实现全省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湖北、浙江等地的发展经验给四川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四川省委鼓励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在更大范围内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全省经济副中心必须在全省经济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四川城镇体系建设中做好成都的“二传手”,在经济规模上应具备足够大的体量,并且能将省内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作为经济腹地,在该区域内形成较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整个区域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

  目前,不少城市已经明确提出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这些城市都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一是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绵阳、德阳、宜宾、南充、泸州、达州、乐山七个市的经济总量排在全省前列,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形成了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二是地理区位条件优越,目前既有的国家交通干线和规划建设的对外大通道在这七个城市都有交汇点,且这些城市与周边城市在经济贸易上较为密切。三是城镇化水平较高,目前全省除成都外,城镇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有绵阳(247万)、宜宾(218万)、泸州(211万)、南充(298万)、达州(249万),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较大,资源要素集聚能力较强。

  但是,就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建设条件和要求来看,这七个城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还不足以成为辐射带动全省甚至区域发展的大城市。

  一是经济实力不够强。在经济规模上,仅有绵阳在2017年达到了2000亿元,其余各市均在2000亿元以下,难以承担全省经济副中心重任;在产业结构上,也仅有绵阳和达州的第三产业占比超越了第二产业,其余各市还处于第二产业占主导的发展阶段,而绵阳和达州的第一产业占比过高,目前调整产业结构是其发展重点之一,还难以与区域内其他城市一起发挥联动作用。在人均GDP上,仅有德阳和乐山超过了全省人均GDP,而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的人均GDP在其各自区域内并不是最高的,差距也较为明显。

  二是对资源要素的集聚能力不够强。以人口为例,2010年到2017年间,在成都经济区,乐山常住人口增加1.1%,德阳减少了2.3%,除成都外对人口吸引力最大的是绵阳,达到了4.8%;在川南经济区,常住人口增幅最大的是自贡(8.3%),而宜宾(1.3%)和泸州(2.4%)对人口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在川东北经济区,常住人口增幅最大的是广元(7.1%),然后才是达州(4.1%)和南充(2.2%)。在固定资产投资占区域总固投比重方面,绵阳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从2010年的10.4%下滑到了8.5%,德阳的占比先下降后上升到7.8%,与2010年占比基本持平,乐山的占比持续上升了1.1个百分点到7.6%;在川南经济区,宜宾的占比略有波动,存在下浮下滑现象,而泸州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则从27.6%上升到了37.7%,吸引投资效果明显;川东北经济区的南充和达州的占比都出现了下滑趋势,对投资吸引力最强的反而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广安和巴中。总之,这七个城市有些对人口吸引能力强,有些对资金吸引能力强,没有对各个要素都具备较强吸引力的城市。

  三是在各自区域板块内没有形成综合优势。成都平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向成都集聚,成都经济规模占区域比重从2010年的54.6%上升到了2017年的59.4%,其余各市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德阳经济占比的下降最多,从9.1%降到了8.4%。不考虑简阳从资阳划出的因素。川南经济区呈现出泸州和宜宾两市竞相发展的态势,泸州的经济占比从24.4%稳步提升到了26.2%,宜宾的经济占比存在小幅波动,略有上升,而内江和自贡的经济占比出现小幅下滑。川东北经济区经济集聚现象尚不明朗,南充和广元的经济占比呈现出上升趋势,巴中和广安的经济占比则有小幅波动,整体平稳,而经济规模较大的达州的占比却逐年下滑。

  综上所述,这七个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城市各有特点、优势明显、短板突出,而全省经济副中心必须要在各自区域板块内形成全面优势,以实现一定程度上在全省范围内对战略性资源、产业、通道的掌控,从而推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目前这七个城市距离全省经济副中心还有不小的差距,在各自区域板块内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难以判断哪一个城市更有希望成为全省经济副中心。

  (参见《四川蓝皮书:四川城镇化发展报告(2019)》p164-17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