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四川农业未来应围绕八大发展重点开展工作

来源:张雯鑫作者:四川蓝皮书

发布时间:2019-09-03

  2019年7月24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四川蓝皮书: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19)》。

  蓝皮书指出,四川农业未来应围绕八大发展重点开展工作。

  (1)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四川将进一步落实《关于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的意见》,编制《全省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开展示范园区认定,制定《四川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评选一批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推动各地开展农产品加工园区梯次建设,指导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特色园区建设,初步形成推进园区发展的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坚持将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川粮油、川猪、川茶、川竹、川薯、川药、川桑、川菜、川果、川鱼、川椒等特色产业和现代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产业,推出一批进入中国品牌影响力100强的区域品牌和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品牌,积极争取食品博览会西部主办权,组织企业参加农洽会、科博会等全国各地知名展会,支持“川字号”农产品参加国际性农产品、食品、美食类展会和推介会。开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认定,加强和规范龙头企业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制定政策积极支持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发挥好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举办都江堰国际包装饮用水博览会,开展“2019川水行”活动,继续推进各项国内外农产品推介博览会和农业论坛的发展。

  (2)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四川·宜居乡村”

  2019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移民搬迁等工作,实施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乡村景观,改善乡村旅游环境。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以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六化”工程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六网一中心”工程,实施“五变”行动,推进乡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修复乡村生态环境和田园景观格局,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深入推进造林绿化行动。统筹谋划和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水土保持、防沙治沙、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林业工程。扎实推进森林城市群、森林小镇、森林村寨和平原绿化、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农田林网建设,努力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和群众劳务收入。2019年力争全年完成营造林800万亩,实现林业草原总产值4000亿元,农民人均林业增收50元以上。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建立乡村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加快推动乡村旅游信息平台建设。

  (3)推进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2019年,国家将进一步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推动产业融合,提升发展品质,讲好乡村故事,弘扬优秀民俗文化,传承民间艺术,促进文创产业发展;在保护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继续实施“林业生态旅游+”工程,启动国家森林步道建设,推进森林(竹林)小镇建设。加大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推进力度,强化森林康养与医养融合,新增一批森林体验、森林康养、森林自然教育等示范基地和森林康养人家,带动群众获得更多的经营性收入或工资性收入。

  (4)以农村资产资源“三权分置”为重点,构建农村“聚人气”“聚财气”的体制机制

  实施新一轮农村改革“三加”示范工程,统筹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商资本下乡和农村资产资源盘活,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全面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托管等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扩大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宅基地管理办法,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整县推进行动。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省级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创建,构建与农户共进共富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育才引才用才体制机制,落实《四川省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十条措施》。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建立乡村振兴风险金制度,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引导基金。

  (5)以农村基础设施“五网”建设为重点,改善农业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四好农村路”要求,大力实施通乡油路、通村硬化路工程建设,推动农村公路改造联网升级。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大提升行动,加快毗河供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构建水资源配置体系,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进饮水安全提升工程,不断健全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体制。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用电需要。统筹农村气网建设,推进“宽带乡村”“光网四川”“无线四川”建设。

  (6)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锁定“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好22个年度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扎实做好住房安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生态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突出抓好“四大片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特色富民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林业产业扶贫,推进生态保护建设扶贫,扩大生态护林员规模,加强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组建和运行管理。推进林业科技扶贫,2019年围绕贫困地区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主推10项林业先进实用技术,建立20个林业科技扶贫示范基地(点),培育40个林业科技扶贫示范村,培养1000名技术骨干(土专家),增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能力。

  (7)抓好农民工就业增收和返乡下乡创业工作

  积极拓展省内就业空间,推动实现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总体稳定、劳务收入稳步增长,确保全年转移输出农民工245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000亿元以上。深入实施省级劳务品牌培训项目,组织5万人参加劳务品牌技能培训,举办全省第七届农民工技能大赛。全面落实省政府《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积极细化配套措施办法并切实抓好政策宣传、培训和落实,确保见到实效。创建一批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市、示范县和示范园区,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8)继续推进农村电商扶贫攻坚

  为新增入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整体推进市(州)、示范县,应推动制定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方案,以电商扶贫为重点,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家庭不同的产业扶贫需求,因地制宜探索农村电商扶贫模式,通过电商扶贫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贫困户增收脱贫。创新推进农村产品上行,加强农产品上行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农村产品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支持农特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从标准化、质量认证等方面提高上线产品质量,为扩大农特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的网络销售提供支撑,进一步提升农村产品上线率和市场影响。继续加强农村电商主体培育。支持社会投资者特别是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广泛参与农村电商、农村快递业发展。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带头触网,发展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建立多层次农村电商培训体系,将农村电商培训与农村就业培训、扶贫培训等有机结合。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多措并举,提高电商创业培训孵化转化率。加强对农村电商信息员队伍的培训指导,加大对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等电商创业人员的增值培训力度,支持企业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引进。

  (参见《四川蓝皮书: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19)》p39-4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