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深圳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六大瓶颈”,亟待优化顶层设计

来源: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课题组作者: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

发布时间:2019-04-15

  据蓝皮书统计,截至 2017年底,全市社会组织共有工作人员146258人,其中民非从业人员规模最大,占84.14%,是全市社会组织就业的主体力量;专职工作人员有118770人,占主体的81.21%。

  整体上看,全市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以专职工作人员为主,兼职工作人员为辅。但不同类型社会组织间存在明显差异,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专职人员占其工作人员总数的比例最高(89.56%),社会团体则仍以兼职人员为主。社会组织专职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32.50%,同比呈现小幅增长,但整体仍以大专以下学历者为主。专职工作人员以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青年为主。

  2017年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开展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薪酬调查,对社会组织的人工成本进行摸底调研。通过有效样本统计核算,全市社会组织的平均人工成本为72588元/年,其中基金会的平均人工成本最高(79247元/年)。

  蓝皮书指出当前深圳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发展面临的“六大瓶颈”:队伍规模不大,专职人员少;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整体业务水平需要提升;行业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匹配,职业吸引力较低;人才保障和激励制度不够完善;人才结构单一、复合型人才需求大;社会组织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缺口大。

  面对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六大瓶颈”,深圳市、各区(新区)在政策层面和管理层面落实了相关措施,在市级层面社会组织人才可享受全市普惠人才优待政策,如人才引进入户、人才服务保障、档案管理等。各区(新区)政府联动探索了多项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措施,如福田区在2016年度产业人才租赁住房配租政策方面将社会组织纳入配租范围,对在福田区登记注册的、满足配租条件的社会组织人才进行配租。宝安区则制定出台了《宝安区社会组织人才信息库建设工作方案》和《宝安区人才信息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纳入社会组织人才信息库专业人才的评选条件、职责、退出条件和考核办法等规定。同时,社会组织也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推动行业人才培养与升级,以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为代表的支持型社会组织,不仅为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专业的、高素质的社会服务管理人才和实务人才,也为行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体系。

  (参见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No.1:《深圳社会组织发展报告(2018)》P156-17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月)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