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16~2017年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呈现四大亮点

来源:张雯鑫作者:媒体融合蓝皮书

发布时间:2018-03-01

  2018年2月9日,《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7~2018)》新闻发布会暨中国媒体融合研讨会在京召开。蓝皮书由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与暨南大学联合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蓝皮书指出,2016~2017年,在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积极带领下,我国媒体融合进入新阶段,传统媒体主动转型,发挥内容优势,“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大数据应用、新闻客户端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创造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兴媒体品牌,并且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让更多优秀的全媒体人才脱颖而出,让新媒体的辐射面更广,舆论引导力更强,融合传播力更加突出。

  (一)移动优先——客户端快速发展,网络直播兴起

  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截至2016年底,网络直播用户达到3.44亿人,占全部上网人数的47.1%,月活跃人数达到1亿人,市场规模约150亿元。真人秀直播、演唱会直播、体育直播的使用率保持平稳,全民直播的浪潮已经掀起。

  传统媒体行业在受到网络直播带来的市场冲击的同时,也开始发掘网络直播的巨大发展潜力。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期间,中央电视台率先推出“两会云直播”系列内容,引发关注。“两会云直播”让用户即时与朋友分享信息并互动回应,改进了用户体验,增强了用户黏性,其碎片化、多角度的内容传播赢得了网民的认可和好评。此后,直播新闻报道获得更广泛应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新京报等媒体组成的各种形态的网络直播报道争奇斗艳,吸引了受众的关注,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2017年1月,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更新版,增设了直播频道,用户可以查看当前与历史直播,直击新闻现场,增强了互动性,扩展了新闻内容的全媒体呈现方式。2017年2月,人民日报与新浪微博、一直播展开合作,“人民直播”移动直播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吸引了大量媒体、政府机构、自媒体、名人明星入驻该平台。与此同时,央视新闻移动网也正式上线,正式启用“正直播”移动直播系统,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互动分享、多屏互动等社交功能,形成“看新闻直播,就在央视新闻移动网”的传播影响力。2017年7月,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独家”全程直播为庆祝建军节举办的阅兵式,使用万向鹰眼、贴地机位、全景摄影技术,展示立体沙场全貌,短时间内吸引千万名网民关注,传播面广,影响力巨大。

  (二)交互升级——用户关系重构,新生代用户比重骤增

  在用户关系构建的过程中,终端的场景争夺成为焦点,它包含地理位置感知、在社交网络中展示、采集数据传感、通过大数据做需求预测等。通过对终端产品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二次加工、筛选、整理,转化为满足不同层面用户需求的信息流。以社交媒体终端为例,通过用户场景的精确定位,记录用户在不同场景的使用习惯,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计算,对于用户的偏好、需求、行为轨迹进行记录比对,将用户的场景使用行为进行精确分析,获取基于场景的用户数据规律,定向、定点向用户提供适合当下场景的新闻信息,真正实现与用户场景的实时对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提高用户体验,首先要实现从惯用的“受众”概念向“用户”理念的转变。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新闻类App不断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数据的传输,然而前期的新闻仅停留在将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进行数字化转码,满足于实现在移动终端等平台的推送和展示。与用户的关系也只限于传统媒体的“你传、我收”层面,从传播学角度看,信息传播停留在物理层面的信息符码传导,忽视了受众的真实需求,信息的提供者也难以得知用户更多的使用习惯、身份信息、使用场景等。在重构用户关系方面,今日头条等基于算法推送个性化新闻的“算法+”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重构主要从时间、空间、社交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在时间维度上,媒体通过大数据分析,将用户在一天甚至一段时间内的使用习惯进行记录研究,适时推送用户所在时间段需要的信息,甚至可以推测用户在哪个时间段有消费需求,从而进行商品的推送以实现商业运作。第二,在空间维度上,通过用户的空间移动轨迹来分析预判,这需要通过用户设备中的定位遥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支持。例如终端导航可以精确提供道路信息(交通事故、堵车时长等),通过计算自动帮助用户掌握路况,主动避让拥堵及危险路段。当下的新闻类App能够根据用户的空间移动,将用户到达地的新闻信息进行定向、定位推动,真正实现个性化。智能化新闻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将产品真正融入用户的日常行为中,实现关系的紧密连接。第三,在社交维度上,媒体抓取、记录用户的社交账号和社交网络,更精准地对用户进行画像。

  媒体融合过程中注重用户思维,将媒体与用户的关系进行重构,正在重塑传统媒体的内容发布和渠道控制权力,以前媒体传什么、受众收什么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媒体特别重视从用户的视角、爱好、习惯出发了解受众需求,不断从内容上增强用户的黏性。

  (三)“厨房”再造——“中央厨房”统揽“一体化”流程

  媒体行业的“中央厨房”借鉴了餐饮业的统一调度管理模式,主要是指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中,采用集约化的新一代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公共平台,通过统一调度采编人员、聚合各种媒体的优势力量、汇集各种优质内容,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中央厨房”模式不仅能解放生产力,节约人力物力资源,也可极大地提高新闻生产传播的效率,改善用户体验。近年来,“中央厨房”模式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媒体进行转型改革的重要模式。“中央厨房”建设代表性案例见表1。

  媒体的“中央厨房”不仅仅是升级版的新闻编辑部,更是融媒体内容生产的指挥中心,它指挥着“媒体矩阵”,同时实现了人力资源的融通,是一个汇聚全媒体人才和优质内容的创新平台。各大媒体的“中央厨房”本着“新旧媒体交融、一次性策划和采集、多元化生成、全媒体多元发布”的基本方式,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出新的特点。其中,人民日报社的“中央厨房”是个中翘楚,成为媒体标杆。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调研当天,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正式上线运营,通过一次策划、一次采集,再进行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最终实现新闻信息全天滚动、全球覆盖。2016年以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推出“大数据+新闻”的模式,制作“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报道、新经济解读系列融合报道、“世界无烟日”主题H5、国家旅游日全媒体报道等一批有特点和有深度的作品。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不断通过创新新闻传播新形式和新机制来打造新闻精品,2016年11月,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制作的网络访谈类微视频作品《习主席来了》凭借突出的传播效果摘得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一等奖。

  “中央厨房”的建设是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我国媒体适应新兴技术变化对自身机制进行的调整。目前,国内媒体的“中央厨房”已经不再是起初的“旧瓶装新酒”,“线性”思维已经被证实行不通,媒体融合应该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全面融合、交相辉映,不可能只是简单相接、拼凑而成的产物。在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为首的中央主流媒体的带领下,全国各地各单位新闻媒体已经充分意识到“中央厨房”的重要意义,并且已经积极采取措施,紧跟“中央厨房”发展步伐,主动地建立媒体“中央厨房”,并不断改革创新,打造自己的媒体品牌和特色。我国已有数十家主流媒体对“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进行了实践,如经济日报全媒体中心、中国青年报“融媒小厨”、天津“津云中央厨房”、湖北广电集团“长江云”、江苏广电总台“荔枝云”、广西日报社“广西云”、江西日报社“赣鄱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媒立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融媒指挥中心”等,并从过去少数的、局部的、离散的实践上升到整体推进的程度,其不仅仅注重报道创新,更强调从制度上创新。“中央厨房”的快速普及,带领我国媒体行业走进一个全新的时代。

  (四)智能革命——人工智能促媒体融合瞄准技术最前沿

  近年来,我国媒体积极探索通过人工智能提高新闻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增强用户的信息认知与感官体验。

  2016年11月,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传播战略研究中心主办“人工智能与媒体未来”研讨会,会议提出推动媒体整体转型升级,要将打造以智能化技术为基石、以人机写作为特征、以提升内容生产传播效率为目标的智能化编辑部作为媒体机构的新引擎。在乌镇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人工智能”也是热词之一,被认为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资本的涌入必将潜力无限。

  人工智能与新兴媒体都诞生于信息化的技术基础之上,二者在底层逻辑上具有共通性。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兴媒体上的不断应用,不仅大幅提升了新兴媒体的传播效能,而且进一步强化了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人工智能正在逐步影响、改变新兴媒体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模式,并延伸到传统媒体领域,令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边界变得日益模糊。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形塑了整个媒体行业的业态面貌,也在微观上重塑了媒体产业的业务链。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技术已呈盛行之势。在国内外媒体的生产实践中,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线索发现、信息采集、内容生产、内容分发、效果反馈等多个环节。人工智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传感器技术有助于优化新闻信息采集环节、智能机器人提高了新闻编辑制作的效率、在内容推送环节人工智能的算法更符合用户口味。其中,智能机器人参与新闻生产在国外已屡见不鲜,国内媒体也推出了多款机器人新闻写作、机器人新闻直播产品。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包括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小融”“小端”、新华社的“i思”“小新”、光明日报的“小明AI两会”、深圳特区报的“读特”、人民网-阿里云的ET机器人等13种外形新颖、功能独特的智能机器人亮相会场内外,参与写作、播报、分发等多种工作,功能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实用化,吸引了大量目光。国内媒体不断联合互联网科技公司进行智能产品开发,打造更加个性化的高智商人工智能产品,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转型发展中,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取得良好成效。2017年4月24日,新华社特约记者、智能机器人佳佳,越洋采访了美国著名科技观察家凯文•凯利。新技术手段使融合发展显露崭新的气象,也让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更加丰富多元,推动主流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开辟新的蓝海。可以说,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深刻影响了新闻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人工智能正在与媒体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必将进一步提升媒体融合传播的影响力,两者也会在未来碰撞出更多火花。人工智能将助力媒体行业沿着平台化、智能化与类人化的逻辑继续进化。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可能诱发的某些问题,则需要媒体人进行价值干预,这也是未来媒体人的竞争力所在。

 

帮助中心电脑版